![]() 1 、中医将病在皮毛、肌肤、经络的称为表证,一般是指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正邪相争于表的外感病初发阶段。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脉浮、舌苔薄白等。表证一般病位在外。病情轻浅。 |
![]() 2 、将病在脏腑、血脉、骨髓的称为里证。是指外邪传入气分或阳明经后。伏邪自内而发。以及内伤杂病所表现的证候。里证病位在里。病较深重。 |
![]() 3 、表里辨证是鉴别内伤、外感疾病以及外感病的病变部位与病情发展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 |
![]() 4、表、里证之间并无严格界限,病变有初起即为表证或里证的,有由表证转为里证的。有原为里证又兼见表证的等等。 |
![]() 5、表证、里证之外还有半表半里证。中医认为其邪在少阳。临床症状以往来寒热为主。兼有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脉弦等。 |
![]() 6 、在确定证之表里时,应当以症状为主。脉仅作为参考,比如《伤寒论》中的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等都是以症状为主来区分的。 |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