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涵义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
![]() 2.阴阳代表相互对立又相面关联的事物属性。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 |
![]() 3.对于中医学而言,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阴;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阳。 |
|
![]() 5.阴阳二者且对立制约、消长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 6.中医认为人体结构可划分为阴阳对立的两部分。 |
|
![]()
|
![]() 9.中医治病不但要正确诊断确定治则,而且要熟炼掌握药物的阴阳属性。中药的四气指寒、热、温、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药能清火退热如黄芩、栀子;温热药能驱寒温补如附子、干姜等。辛、甘、酸、苦、咸为中药的“五味”,其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
10.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