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名】:龟板
【拼 音】:GUIBAN
【英文名】:Tortoise Shell
【别 名】:龟甲、神屋(《本经》)
龟壳(《淮南子》)
败龟甲(《小品方》)
败将、败龟版(《日华子本草》)
龟筒(《本草衍义》)
龟下甲(朱震亨)
龟底甲(《药品化义》)
龟腹甲(《医林纂要》)
元武版、坎版、拖泥板(《药材学》)
【处方名】:龟板、龟版、生龟板、炒龟板、炙龟板、醋龟板、龟板胶、酥龟板等
处方中写龟板指生龟板,为原药材洗净晒干,捣碎入药者。
炒龟板为净龟板片用砂子炒黄入药者。
醋龟板又名炙龟板。为净龟板片用砂子炒黄,趁热浸入醋中,用清水冲洗后晒干入药者。滋阴功效增强。
龟板胶又名龟胶、龟甲胶、龟板膏。为净龟板经煎熬、浓缩制成的胶质块状物,褐色半透明。兼有补血止血之功。
【商品名】:血板:又名血龟板。将乌龟杀死,取腹甲剔除筋肉,洗净晒干所得之龟板药材。
烫板:又名汤板,将乌龟煮死所得之龟板药材。均以去净筋肉、干燥洁净者为佳。
【功 效】:滋阴,潜阳,补肾,健骨。
【主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性味归经】:咸甘,平。①《本经》:“味咸,平。”②《别录》:“甘,有毒。”③《药性论》:“无毒。”入肝、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肝三经。”②《本草经疏》:“入足少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敷。
【用药忌宜】:孕妇或胃有寒湿者忌服。《本草经疏》:“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恶沙参、蜚蠊。”《药对》:“畏狗胆。”《本草备要》:“恶人参。”配鳖甲,养肝益肾、精血互化。配知母,滋阴降火;配元参,软坚散结;配黄柏,水火济之。
【药用部位】:本动物的肉(龟肉)、血(龟血)、胆汁(龟胆汁)、腹甲所熬之胶(龟版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安徽、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等地。药材主产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此外,广东、四川、贵州、福建、陕西、河南、上海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为多。杀死后,剔除筋肉,取其腹甲,洗净,晒干或晾干,称为“血版”。如煮死后所取的腹甲,称为“汤版”。过去商品均为腹甲,近年来亦开始采用背甲。①《别录》:“龟,生南海池泽及湖水中。采无时,勿令中湿,中湿即有毒。”②《蜀本草》:“《图经》云,此江河湖水龟也,湖州、江州、交州者皆骨白而厚,色分明。今所在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