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皂荚全身是宝,其皂仁、皂刺、皂叶、皂壳、皂根都可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皂荚主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皂仁“煮熟,糖渍食之,疏导五脏风热壅。核中白肉,入治肺药,和血润肠,明目益精,”。“核中白肉,入治肺病,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藓”。
《中药大辞典》记载:皂荚主治“中风口眼歪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
现代研究证实:皂角仁营养成分丰富,营养素种类较多,皂角仁总能量3.36千卡/克;总碳水化合物61%;氨基酸总量3.13%,有16种;维生素7种。属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能调和人体脏腑功能,具有:养心通脉,清肝明目,健脾滋肾,祛痰开窍,润肠通便,润肤养颜,提神补气等功效,老少皆宜。
1、滇皂荚的功效:
1)、皂荚中所含的皂甙素是三萜烯类和低聚糖,能抗炎、抗溃疡、抗病变,有抗癌和提高爱滋病免疫功能等功效。
2)、皂荚仁为豆科木本植物皂荚的果实,其营养丰富,能调和人体脏肺功能,是珍贵的纯天然绿色滋补食品。皂荚仁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属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品。
2、皂荚的食用方法:
1)、取本品适量淘净,温水浸泡1-2小时,煮熟后素食或煮制糯米粥或八宝粥,增泽润口,冷、热食用兼可。
2)、取本品适量淘净,温水浸泡1-2小时,煮制鸡汤或猪排骨汤,滋润爽口,香甜鲜美,别具一格。排骨炖汤和其他煮制品中加入皂荚仁,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3、特别推荐简便食用方法:
1)、取本品50克淘净,放入五磅保温瓶中(八磅保温瓶可放100克),注入开水,上好瓶塞,三个小时可加糖食用。
2)、取本品10克淘净,放入茶杯或保温杯中,开水泡饮,皂角仁熟透后,可直接食用。此方法可治牙痛、咽喉痛、解烟酒等。
3)、皂荚仁配以樱桃、菠萝、芒果等水果可以加工成不同风味的果味冷食。
皂荚与美容
皂荚为豆行植物皂荚的干燥果实,其成分含皂甙、鞣质、蜡醇、廿九烷、豆甾醇等。本品辛散走窜,有祛痰、导滞、散结消肿之效。美容方中亦常用平涤除垢腻,达到美齿、美颜、美发,消肿止痒等目的。
1、美颜悦色的药浴:
药浴方由菊花、独活、防风、细辛、川椒、皂荚、桂枝各25克等分组成。有祛风除热、去头皮屑的功效。每次用药共50克煎汤洗头。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皮屑过多。
2、永和公主洗面药
【来源】《太平圣惠方》
【组成】鸡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萎仁各150克,皂荚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
【功效】祛风活血,润肤泽面。
【制备】将皂荚用火炮后去皮筋,与它药混合,共研细末,筛去豆壳备用。
【用法】用药粉洗脸,早晚各1次。
【说明】本方为唐代德宗李适的女儿永和公主用以洗面的美容方。方中鸡骨香为大戟科植物鸡骨香的根,又名土沉香、木沉香、滚地龙。其味芳香,味苦,性温,可理气除湿,祛风活络,与大豆、赤小豆同用,能滋润洁净皮肤,消除皮下多余水分。配伍白芷、川芎则祛风活血,润肤泽面。瓜蒌仁、皂荚善去除垢腻,清洁皮肤,有助于药物充分渗透肌肤,发挥悦泽容颜的作用。
3、永和公主药澡豆
【来源】《太平圣惠方》
【组成】白芷60克,白蔹、白及、白附子、茯苓、白术、鹿角胶各90克,桃仁、杏仁各0.5升,沉香30克,麝香15克,大豆面5升,糯米2升,皂荚50克。
【功效】润泽肌肤,祛斑增香。
【制备】桃仁、杏仁汤浸去皮,麝香细研。以粟米(小米)煮饭,取其清汁制成浆水3大盏,令沸,纳鹿角胶溶于浆水中,复员糯米,和胶清煮作粥,薄摊晒之令干,和药一时,捣细罗为散,取大豆面重和之,搅拌均匀。又取白酒半盏、白蜜60克,加热,令蜜消。即一时倾入澡豆内,拌之令匀,晒干。
【用法】 常以药洗手面。
【说明】 本方为唐永和公主日常护肤所用。澡豆是以豆粉为主,再加各种药物而制成的专供洗涤手面用的一种粉剂,在唐代最为盛行,被认为有光滑润泽肌肤,预防皮肤疾患之功。方中所选白芷、白及皆为古代常用美容要药,白芷气味芳香,可祛风止痒,“长肌肤,润泽颜色”(《神农本草经》)。白及“体质滑润”、“入于筋骨之中能和柔滋养’(《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令人肌滑”(《药性论》)。桃仁、杏仁皆富含油脂,可滋养皮肤。鹿角胶能补血益精,“悦颜色”(《本草纲目》)。白蜜、糯米滋阴润燥,可增滑腻柔韧之感。上述药物同用可收润泽肌肤之功,除此外亦选取白蔹、白附子、白茯苓、白术等药祛风散结,利水除湿,而取祛斑泽面之效。其中白蔹可“治面上疮疮”(《药性论》);白附子能“灭诸疮瘢痕”(《名医别录》)、白术、茯苓善利水除湿,可用治水气积聚面部所致的面色黧黑、面色不华等。沉香、麝香芳香辛散,为古代美容方中常用的增香辟秽之品,其中麝香又有活血通络之功,故尚可“去面黔(面上黑斑)”(《名医别录》)。用白酒意在行药势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加入皂荚有润滑爽利、消除垢腻以清洁皮肤的作用,亦为古代美容方中所常用。方中所用大豆当以黑大豆为佳,《延年秘录》谓之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本方有润泽肌肤,祛斑增香的功效,经常用之擦洗面部和双手,可使人肌肤白净、细腻而富有光泽。
4、崔氏澡豆方
【来源】 《外台秘要》
【组成】白芷210克,川芎、葳蕤(玉竹)、白术、冬瓜仁、皂荚末各 150克,蔓荆子 2合,栀子仁、瓜蒌仁各3合,荜豆(豌豆)3升,猪脑1合,桃仁1升,鹰屎3枚,商陆90克。
【功效】爽洁润肤,去斑除皱。
【设备】上14味,诸药捣末,其冬瓜仁、桃仁、栀子仁、瓜萎仁别捣如泥,其猪脑、鹰屎合捣令相得,然后下诸药,更捣令调,以冬瓜瓤汗和为丸。
【用法】每洗面,用浆水,以此丸当澡豆用讫,傅面脂如常妆饰,朝夕用之,亦不避风日。
【说明】澡豆是古时专用于洗涤的一种清洁剂,配方以豆粉为主,混合糯米、白面及各种药物,制成小丸状,洗涤时可随时取用,其作用主要是光滑润泽皮肤和防止皮肤病。本方药味较多,照顾周全,有爽洁润肤,去斑除皱之效,用后可使面色如桃花,光润如玉,并可除皱,增加皮肤弹性,消散面部黑气、粉刺。方中所用白芷、蔓荆子辛香畅达,疏风清利;皂荚末、瓜篓仁、冬瓜仁、商陆、白术利水散结,祛湿除垢;桃仁、川芎活血行气,祛瘀生新;栀子仁凉血解毒;葳蕤滋阴润燥;鹰屎、猪脑善去鼾黠、治面疱、润肌肤;再加上富含油脂的桃仁、冬瓜仁、栀子仁、瓜篓仁等“仁”类药,可使面部热邪水气得散,气血畅达,光洁濡润。荜豆即为豌豆,其粉质细腻爽滑,作为赋型剂,可增加药物的质感。
5、养容膏
【来源】《简明医榖》
【组成】防风、零陵香、藁本各 60克,白及、白附子、花粉、绿豆粉、甘松、三柰、茅香各15克,皂荚适量。
【功效】祛风通络,去斑增香。
【制备】皂荚去皮,与它药共研细末,白蜜和匀。
【用法】涂面,不拘时。
【说明】风热之邪郁结于面,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常可导致雀斑的形成,本方是一首以祛风散郁为主治疗雀斑的代表方。方中以防风、藁本、白附子祛散头面风邪;花粉、绿豆粉清热解毒,消肿生津;白及、皂荚去垢生肌,爽滑肌肤;零陵香、甘松、三柰、茅香辟秽增香,通络散郁;以白蜜和药则有助于对皮肤的滋养防护。本方中所选大部分药物如白及、白附子、藁本、甘松等皆为传统的祛斑增白之品,配合使用,功专力宏,加之润肤增香药物,照顾全面,是集祛斑、护肤、添香的美容效果为一体的美容良方。
6、关于(黑干)(黑曾)、褐斑的美容
据宋代魏泰的《东轩笔录》所记,王安石有面黑,其助手吕惠卿劝其用芫荽去 。万后贤《贮香小品》介绍的“美容丸”(白附子、大贝母、防风、白芷、滑石、菊花叶、皂荚)和末为丸,早晚搽面,可去粉刺、雀斑、皮肤皱黑、消瘢祛风、除垢泽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