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图谱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库 > 中药图谱 > 果实类 > 正文
  • 栀子

  • 来源:本站 作者: 时间:2007-06-02 10:30:39
  • 核心提示: 【药 名】:栀子

    【拼 音】:ZHIZI【英文名】:Cape Jasmine Fruit【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功 效】:清热,泻火,凉血。【主 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

     

     

    20120808145436.jpg

     

    【药 名】:栀子
     
    【拼 音】:ZHIZI

    【英文名】:Cape Jasmine Frui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

    【功 效】:清热,泻火,凉血。

    【主 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性味归经】:苦,寒。《本经》: "味苦,寒。"《别录》:  "大寒,无毒。"《医林纂要》: "苦酸,寒。"

    入心、肝、肺、胃经。《汤液本草》:  "入手太阴经。"《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肺、大小肠、胃、膀胱六经。"《药品化义》:"入肺、胃、肝、胆、三焦、胞络六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未调敷。

    【用药忌宜】:脾虚便溏者忌服。《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别 名】:木丹(《本经》)、鲜支(《上林赋》)HAO(《广雅》)、卮子(《汉书》孟康注)、支子(《本草经集注》)、越桃(《别录》)、山栀子(《药性论》)、枝子(《唐本草》)、小卮子(《本草原始》)、黄鸡子(《广西中药志》)、黄荑子(《闽东本草》)、黄栀子(《江苏药材志》)

    【处方名】:山栀、山栀子、栀子、枝子、支子、生栀子、生山栀、山栀仁、山栀子仁、炒栀子、炒山栀、焦栀、焦栀子、焦山栀、姜栀子、黑栀子、黑山栀、栀子炭等

    处方中写栀子、枝子、支子、山栀、山栀子均指生栀子。为原药材去杂质碾碎生用入药者。

    炒栀子为净栀子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入药者。

    姜栀子为净栀子用姜汁拌匀,吸干后再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入药者。

    黑栀子又称栀子炭。为净栀子用武火炒至黑褐色,存性,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入药者。

    蕉栀子为净栀子用大火炒到焦糊色入药者。

    【商品名】:栀子、山栀、山栀子、红栀子、黄栀子,以个小而饱满、干燥、色红黄、完整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栀子花根)、叶(栀子叶)、花(栀子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台湾等地。药材主产浙江、江西、湖南、福建;此外,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河南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10月间果实成熟果皮呈黄色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亦可将果实放入沸水(略加明矾)中烫,或放入蒸笼内蒸半小时,取出,晒干。

    【拉丁名】:药材Fructus Gardeniae原植物 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

    【炮制方法】:生栀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山栀仁:取净栀子,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山栀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炒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雷公炮炙论》:"凡使栀子,先去皮须了,取人,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干,捣筛如赤金末用。"

    【考 证】:出自《本草图经》:"栀子,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芳,俗说即西域詹匐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人深红,九月采实暴干。……此亦有两、三种,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挑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者为佳。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

    【生药材鉴定】:干燥果实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245厘米,粗06152厘米。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具有58条纵棱。顶端残存萼片,另一端稍尖,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表面红黄色,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内有多数种子,粘结成团。种子扁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鲜黄色。气微,味淡微酸。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个大、外皮棕黄色、仁较瘪、色红黄者质次。显微鉴定:粉末:黄棕色。种皮石细胞多破碎,完整者表面观类多角形、类长方莆或类圆形,直径64152μm,壁厚1632μm,径向壁及内切向壁呈瘤状伸入胞腔内,孔沟较宽,末端常膨大呈钝圆囊状,胞腔及孔沟充满棕色物;断面观类长方形,外切向壁粘液化。内果皮石细胞常上下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呈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1434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方晶,有的并含砂晶。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816μm,壁较厚,胞腔线形,常含细小草酸钙方晶。草酸钙簇晶直径833μm,棱角较尖。果皮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厚,胞腔内含棕色物。束鞘纤维直径1322μm,壁厚,木华,孔沟较密,有的胞腔内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最外1列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本品以皮薄、饱满、色红黄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含黄酮类栀子素(Gardenin)、果胶、鞣质、藏红花素(Crocin)、藏红花酸(Crocetin)D-甘露醇、廿九烷、β-谷甾醇。另含多种具环臭蚁醛结构的甙:栀子甙(Gardenoside)、去羟栀子甙[Geniposide,即格尼泊素-1-葡萄糖甙(Genipin-1-glucoside)〕、格尼泊素-1- β-D-龙胆二糖甙(Genipin-1-β-D-gentiobioside)及小、量的山栀甙(Shanzhiside)。果实含栀子甙(gardenoside)、去羟栀子甙(geniposede)、京尼平龙胆二糖甙 (genipingentiobioside)、栀子新甙(shazhiside)、栀子酮甙(gardoside)、鸡屎藤次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ester);尚含D-甘露醇、β-谷甾醇、二十九烷及二种色素,别含水量番红花甙(crocin,gardenin),水解后产生番红花酸(crocetin,gardenidin),还含有熊果酸(ursolic acid)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