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名】:紫苏子
【拼 音】:ZISUZI
【英文名】:Perilla Frui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唇形科植物皱紫苏 、尖紫苏等的果实。
【功 效】:下气,消痰,润肺,宽肠。
【主 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性味归经】:辛,温。①《别录》: "味辛,温。"②《药性论》: "无毒。"
入肺、大肠经、肝、肾经。①《药品化义》: "入肺经。"②《本草再新》: "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本经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别 名】: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
【处方名】:苏子、紫苏子、生苏子、炒苏子、苏子霜
处方中写苏子、紫苏子均指生苏子。为原药材去杂质后生用捣碎入药者。偏于降气祛痰、润肠通便。
炒苏子又名炒紫苏子。为净苏子用文火炒至有香气起爆声,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偏于温肺散寒,祛痰平喘。
苏子霜为净苏子碾碎压榨去油后成为粉末入药者。减少滑肠之弊。
【商品名】:苏子:又名赤苏子、皱紫苏子。为栽培种紫苏的成熟干燥种子。粒大质优。其中以子粒饱满、色灰棕、油性足、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野苏子:又名尖紫苏子、青苏子。为野生种紫苏的成熟干燥种子。粒小质次。
白苏子:又名玉苏子、荏子。为植物白苏P. fruescens(L.)Britt的成熟干燥种子。
【动植物资源分布】:产湖北、江苏、河南、山东、江西、浙江、四川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拉丁名】:药材Fructus Perillae原植物唇形科植物皱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Var. Crispa(Thunb.) Hand.-Mazz.、尖紫苏 P.Frutescens (L.) Britt. Var. Acuta(Thunb.) Kudo
【考 证】:出自《药性论》。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果实呈卵圆形或圆球形,长径0.6~3毫米,短径0.5~2.
【中药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5.30%)及维生素 B1。[炮制] 紫苏子:簸去灰屑,洗净,晒干。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取出放凉。果实含脂肪油 45.3%,其中含亚油酸42.6%,亚麻酸22.4%,亦有报道尚含油酸、棕榈酸。此外果实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近年报道,还含挥发油,油中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其次为十六烷酸和少量异戊基-3-呋喃基甲酮、丁香酚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