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图谱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库 > 中药图谱 > 果实类 > 正文
  • 木鳖子

  • 来源:本站 作者:zixun 时间:2007-03-24 09:48:25
  • 核心提示:别名 漏苓子、藤桐子、木鳖。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 的种子。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无毛,卷须单一,与叶对生。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4cm,3~5中裂或深裂,偶有7裂
    20150519140535.jpg

    别名 漏苓子、藤桐子、木鳖。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 的种子。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无毛,卷须单一,与叶对生。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4cm,3~5中裂或深裂,偶有7裂,裂片卵形或长卵形;叶柄顶端或叶片基部有2~5腺体。花单性同株;雄花梗细长,每花具1大苞片,花萼黑褐色,有黄白色斑点,花冠浅黄白色;雌花梗短,苞片较小。瓠果长椭圆形,长9~15cm,熟时红色,表面有软质刺突。种子暗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主产湖北、广西、四川。

    采制 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剖开,晒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 种子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下,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网状花纹,在边缘较大的一个齿状突起上有浅黄色种脐。外种皮质硬而脆,内种皮灰绿色,绒毛样。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

    化学成分 含木鳖子酸(momordic acid)、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α-桐酸(α-elaeostearic acid)、气基酸、甾醇。

    性味 性温,味苦,微甘;有毒。

    功能主治 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痔漏、干癣、秃疮。

    【草药名】: 木鳖根

    【内容介绍】:

    木鳖根 (《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块状根。

    植物形态详木鳖子条。

    【性味】苦微甘,寒。

    【功用主治】消炎解毒,消肿止痛。

    【选方】治痔疮疗毒,无名肿毒,淋巴结炎:木鳖子鲜根或叶,加盐少许捣烂外敷患处。

    (性味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