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图谱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库 > 中药图谱 > 草类 > 正文
  • 粘鱼须

  • 来源:本站 作者: 时间:2007-05-16 09:36:43
  • 核心提示:  【粘鱼须的功效介绍】:
      粘鱼须 (《救荒本草》)
      【异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西中药志》)。
     

    20150819155554.jpg

    20150819155444.jpg

    20150819160215.jpg

     
     
      【粘鱼须的功效介绍】:
     
      粘鱼须 (《救荒本草》)
     
      【异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华东菝葜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华东菝葜多年生攀援状藤本,长达2米余。
     
      根茎租短,根细长,略微弯曲,外皮灰褐色,坚韧,其上疏生少数细刺。
     
      茎略呈方形,绿色,具条纹,刺平展,先端略弯,茎基部较多,上部较稀少。
     
      叶互生;叶柄基部稍扩大,抱茎;托叶及叶柄基部合生,上端分离成卷须;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至三角卵圆形,长3~8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呈心形或圆形,全缘,略呈波状,主脉5~7,网脉明显。
     
      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长约1.5厘米,小花梗长5~10毫米;花黄绿色,广钟形,花被6,椭圆形,平展;雄花具雄蕊6;雌花子房圆形。
     
      浆果圆球形,成熟后黑色。
     
      花期6~8月。
     
      果期7~9月。
     
      生于山地杂木林中。
     
      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一般在春、秋二季挖取根部,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弯曲。
     
      外表黑褐色,周围丛生多数细长的根,长约50~80厘米,直径约1~2毫米,拘挛不直,散布少数更细的须根及细刺,刺尖微曲,触之刺手。
     
      根外表灰褐色或灰棕色。
     
      质坚韧有弹性,不易折断。
     
      横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中间有浅棕色环纹,环纹外固有小孔(导管)。
     
      气无,味淡。
     
      以根长、质坚韧、细须根少者为佳。
     
      产陕西、河南、山西、甘肃、山东等地。
     
      本品在北京、天津、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及山东、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均作威灵仙使用。
     
      参见威灵仙条。
     
      【化学成分】根茎含皂甙、鞣质、树脂及大量淀粉。
     
      茎含替告皂甙元、新替告皂甙元和拉肖皂甙元。
     
      【炮制】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稍软,除去根头,切段,晒干。
     
      【性味】①《救荒本草》:味甘。
     
      ②《简易草药》:温,平,无毒。
     
      【功用主治-粘鱼须的功效】祛风,活血,消肿,止痛。
     
      治风湿筋骨疼痛,疔疮,肿毒。
     
      ①汪连仕《采药书》:治一切疔疮、肿毒,罨之。
     
      ②《简易草药》:通筋血,去死血,消肿痛。
     
      ③《河南中药手册》:驱风。
     
      治筋骨疼痛,风湿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