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图谱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库 > 中药图谱 > 草类 > 正文
  • 鸭跖草

  • 来源:本站 作者: 时间:2007-05-15 16:18:53
  • 核心提示:【来源】
      为鸭跖草种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
      鸭跖草一年生草本。
      科名:鸭跖草科
      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
      叶互生,带肉质;卵状

    20150820154604.jpg

    20150820154803.jpg

    20150820154735.jpg

    【来源】
      为鸭跖草种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
      鸭跖草一年生草本。
      科名:鸭跖草科
      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
      叶互生,带肉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狭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苞片心状卵形,长约2厘米,摺叠状,端渐尖,全缘,基部浑圆,绿色;花被6,2列,绿白色,小形,萼片状,内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状披针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蓝色,成花瓣状,卵圆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发育;蜂蕊1,柱头头状。
      蒴果椭圆形,压扁状,成熟时裂开。
      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暗褐色,有皱纹而具窝点,长2~3毫米。
      花期夏季。
      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缘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西藏地区使用的鸭跖草,为同属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采集】
      6~7月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
      花瓣含鸭跖黄酮甙,系一种黄色的色素。
      鸭跖草变种Commelina communis var.hortensis的花瓣含鸭跖蓝素-一种含镁的蓝色的花色甙,可能系由四个分子的p-香豆酰飞燕草甙围绕一个镁原子所组成。
      飞燕草甙是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茎叶的水浸剂或煎剂能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时间。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切断,晒干。
    【性味】
      甘,寒。
      ①《本草拾遗》:苦,大寒,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微寒,味甘。
    【归经】
      《泉州本草》:入心,肝、脾、肾、大小肠诸经。
    【功用主治】
      行水,清热,凉血,解毒。
      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①《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丁肿,肉症涩滞,小儿丹毒,发热狂痫,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
      ②《日华子本草》:鸭跖草和赤小豆煮,下水气湿痹,利小便。
      ③《滇南本草》:补养气血,疗妇人白带、红崩,生新血,止尿血、鼻衄血、血淋。
      ④《品汇精要》:去热毒,消痈疽。
      ⑤《纲目》:消喉痹。
      ⑥《本草推陈》: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发高热,大量用之。
      又用于急性传染性热病,发热、神昏、心脏衰竭。
      ⑦《四川中药志》:能清热利尿,润肺。
      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小便淋漓作痛。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脏性水肿,脚气水肿,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及结石。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2~3两,大剂可用5~7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捣汁点喉。
    【宜忌】
      《泉州本草》: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