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灸是以艾叶为燃料,制成艾炷或灸条,直接或间接熏烤一定的穴位和某一部位,用以治病的方法。艾灸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调和气血,益气温阳,以及防治亚健康的作用。
艾灸主要适应人群有:1.压力大、孤独、抑郁、心烦意乱、失眠、头痛、眩晕、脑力早衰、耳目失灵、易疲劳的亚健康人群,尤其适宜内分泌紊乱及更年期综合征女士;2.风湿、类风湿、产后风、宫寒不孕及颈肩腰腿痛等寒症人群;3.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血脂、高血黏度、高血糖等人群。
艾灸适合于寒性体质人群,这些人往往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足冰凉,精神不振,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等。只要是寒性体质或是感受寒邪而导致的病痛,都适宜艾灸。
艾灸不适合热性体质人群。热性体质者表现为口臭、 汗臭味大、大便很臭、小便味大等。阴虚体质也不适合艾灸,阴虚体质的人阴精不足,表现为五心烦热、目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但例外的是,阴虚火旺者可以艾灸涌泉穴。涌泉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艾灸涌泉,可刺激肾中精气从这个泉眼之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向上灌溉、滋润人的全身。在中医的五行理论中,肾属水,水能够克制火,所以,对于阴虚火旺所导致的病症,可以通过艾灸涌泉穴,来达到生水灭火的效果。
有些穴位不可施灸,称为禁灸。关于禁灸穴诸多医学古籍均有记载。如清代《针灸逢源》指出禁灸穴达47个之多,分别为: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脑户、耳门、素醪、禾醪、迎香、颧醪、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腋、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腧、心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