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痹证水肿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09-01-17 14:15:34
核心提示: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或全身浮肿而言。根据虚实辨证,可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如外感风邪,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流溢、偏于阳水;若内伤劳倦太过,损伤脾肾,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或全身浮肿而言。根据虚实辨证,可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如外感风邪,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流溢、偏于阳水;若内伤劳倦太过,损伤脾肾,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则偏于阴水。亦有水肿迁延,反复不愈转化而成阴水者。
水肿是因肺、脾、肾、三焦、膀胱的功能失常而引起。若三焦气化失职,气机不利,水液壅滞,排泄失常,渗于皮肤.溢于腠理而发水肿。
阳水证,多为急性发作,初起面目微肿,继则遍及全身、皮肤光泽、阴囊肿亮,胸中烦闷,甚则呼吸迫促,小便短少而黄,苔白滑或腻,脉滑数;阴水证,发病多由渐而始,初起足部微肿,继而胫、腹、面部等渐见浮肿,肿势时起时消,气色晦滞,小便或清利或短涩,大便溏泄,喜暖畏寒,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
取足太阳膀胱、手少阳三焦经穴。阳水证,用泻法;阴水证,用补法。
穴位:水分 气海 三焦俞 足三里
阳水证加肺俞 合谷 人中。
阴水证加脾俞 肾俞 阴陵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