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头 痛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09-01-17 14:15:24
核心提示: 头痛指头颅上半部的疼痛,是一种自觉症状,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涉及范围很广,主要有风邪袭络、肝阳上亢、气血亏损以及瘀血阻络等因素所致的头痛。 风邪袭络型 本型因起在居不慎,感受风邪.故头痛发时痛势阵发
头痛指头颅上半部的疼痛,是一种自觉症状,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涉及范围很广,主要有风邪袭络、肝阳上亢、气血亏损以及瘀血阻络等因素所致的头痛。
风邪袭络型
本型因起在居不慎,感受风邪.故头痛发时痛势阵发,如锥如刺,或抽掣,胀急。其痛在巅顶或满头皆痛,一般无其他兼证。其痛无定处,反复发作,又称为“头风”。按头部部位分经取穴,用泻法,留针。
巅顶部穴位:百会 通天 行间 阿是穴
前头部穴位:上星 头维 合谷 阿是穴
侧头部穴位:率谷 太阳 侠溪 阿是穴
后头部穴位:后顶 天柱 昆仑 阿是穴
肝阳上亢型
本型因肝失条达,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或肝阳偏亢,肝火上炎;肝火偏亢,扰乱心神,则见头痛、头眩、急躁易怒、心烦失眠、面红目赤、咽干口苦等。取足厥阴、少阳经穴。用泻法。
穴位:风池 百合 悬颅 侠溪 行间
气血不足型
本型因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髓失养而致头痛,痛势较缓,头目昏重,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操劳或用脑过度则加重,舌质淡,脉细弱。取任、督脉经穴和背俞穴为主。用补法,并可灸法。
穴位:百会 气海 肝俞 脾俞 肾俞 合谷 足三里
血瘀阻络型
本型因久病入络,或头部外伤.致瘀血内停,脉络不畅,故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如锥如刺,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斑点,脉细涩等。按头痛部位取穴,用泻法,留针,或点刺出血。
穴位:上星 头维 率谷 太阳 后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