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自然疗法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自然疗法 > 外敷疗法 > 正文
  • 中药外敷治呕吐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佳愉 时间:2013-07-16 09:47:00
  • 核心提示: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所引起。临床表现有寒性呕吐、热性呕吐之分。寒性呕吐表现为呕吐清涎,喜热,口不渴,四肢厥冷。热性呕吐表现为呕吐物热臭或酸苦,喜冷饮,口渴,小便短赤。在脾胃虚弱时,由于饮食难化,也常有呕吐发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所引起。临床表现有寒性呕吐、热性呕吐之分。寒性呕吐表现为呕吐清涎,喜热,口不渴,四肢厥冷。热性呕吐表现为呕吐物热臭或酸苦,喜冷饮,口渴,小便短赤。在脾胃虚弱时,由于饮食难化,也常有呕吐发作。用中药外敷,对缓解呕吐有不错的疗效。

      方药1

      组成:活地龙(蚯蚓)数条。

      用法:将活地龙捣烂如泥,外敷两足底涌泉穴上,并用纱布包扎,约30分钟后可见效。

      适用于肝气犯胃及胃热引起之呕吐。

      方药2

      组成: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调成糊状,然后用以敷两足底涌泉穴,用布包扎固定,2小时后除去药物。

      适用于各种呕吐。

      方药3

      组成:生姜12克,半夏10克。

      用法:将上药共捣烂,入铁锅炒热后贴敷胃脘、脐中。

      适用于寒性呕吐。

      方药4

      组成:吴茱萸20克,姜12克,盐20克,葱20克。

      用法:将上药共捣烂,外敷脐中、命门穴,然后温灸。

      适用于寒性呕吐。

      方药5

      组成:酒炒白芍9克,胡椒1.5克,葱白60克。

      用法:将上药共捣成膏,贴心窝处。

      适用于反胃、噎膈、呕吐。

      方药6

      组成:明矾适量。

      用法:明矾研细末,和米饭做饼,贴两足心,待呕吐止后去药。

      适用于小儿急性呕吐。

      方药7

      组成:大蒜5个,吴茱萸l0克。

      用法:大蒜去皮捣烂,吴茱萸研末共拌匀,揉成壹角钱硬币大小的药饼,外敷双足心。1日1次。

      适用于脾胃虚寒型呕吐。

      方药8

      组成:胡椒10克,绿茶3克,酒曲2个,葱白20克。

      用法:共捣成糊状,分贴于中脘、膻中、期门穴。每日1次,每次6~12小时。

      适用于肝气犯胃型呕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