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患者端坐位,医者手持火柴棒用一头在内鼻点、外鼻点、肺点、肾上腺点、风溪点各穴点处逐个力量适度的反复按压,找出穴点处最为胀痛的点作一标志,将事前挑选并于75%酒精中浸泡过的生王不留行籽一粒放于约6×6毫米的医用胶布中间,药粒对准选好的穴点标记上贴敷于耳廓上。嘱患者每日自行用手按压贴有胶布处3~5次,每次每穴点处约10余秒钟,以局部有热、胀、痛感为度,左右两耳交替施术3天换1次,15次1疗程。
《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中医学认为耳穴是耳廓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同时也是脉气输注的所在,更是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的特定点。当机体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耳廓上相应的耳穴就出现各种阳性反应,如压痛、脱屑、结节等,通常阳性反应点即是治疗点,临床上可以通过刺激这些阳性反应点来治疗疾病。内鼻点、外鼻点可以宣通鼻窍。肺点能肃降肺气。肾上腺点具有肃肺降气以定喘的功效。风溪点为抗过敏的要穴。这些耳穴点共同协作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神经功能平衡,恢复机体机能的作用。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还能有效预防其复发,尤其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效果最为明显。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