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的疗养保健功能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4-28 16:48:04
核心提示:一特征,林木的存在能消除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有碍人类健康的噪音。经森林过滤后的声音,一般人体能够忍受。据研究: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可降低1/4的音量。40米宽的林带可
一特征,林木的存在能消除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有碍人类健康的噪音。经森林过滤后的声音,一般人体能够忍受。据研究: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可降低1/4的音量。40米宽的林带可减低噪音10-15分贝。30米宽的林带可减低6-8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林木可减低26-34分贝。由于森林的这种“天然消音器”的作用,可使一些长年生活在噪音环境的游人(工厂和闹市区居民)通过在舒适的声音环境中得到疗养,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可得到休息和调整。
1.5森林产生负氧离子
在森林的卫生保健功能中,另一个最大的作用在于森林能大量产生“负氧离子”。空气中离子分为阳离子与负离子,阳离子对人体健康有害,空气中阳离子过多,会使人感到身体疲倦,精神郁闭,甚至旧病复发。阳离子一般发生于污浊的市区,通气不良的室内。而阴离子又叫负离子,负氧离子有益人类健康,主要能镇静自律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净化血液、强化细胞功能、美颜和延寿。一般在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为1000个,而重工业区只有220-400个;厂房内25-100个;在森林上空及附近负氧离子约为2000-3000个;在森林覆盖率35-60%的林分内,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而森林覆盖率低于7%的地方,负氧离子浓度为上述林地的40-50%。尤以森林峡谷地区,峡谷内有较大面积水域时,则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据国外研究表明:负氧离子浓度高的森林空气可以调解人体内血清素的浓度,有效缓和“血清素激惹综合症”引起的弱视、关节痛、恶心呕吐、烦躁郁闷等能改善神经功能,调整代谢过程,提高人的免疫力。能成功地治疗高血压、气喘病、肺结核以及疲劳过度,对于支气管炎、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20多种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杀死感染性细菌,促使烧伤愈合。
1.6森林的绿色心理效应
绿色的基调,结构复杂的森林,舒适的环境等对人的心理作用更是为人们所重视。据游客反映,人们在森林中游憩,普遍感到舒适、安逸、情绪稳定。据测定:游客在森林公园中游览,人体皮肤温度可降低1一2℃,脉搏恢复率可提高2-7倍,脉搏次数要明显减少4-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减慢,心脏负担减轻。对于长期生活在紧张环境中的游人,可通过森林疗养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调整和恢复。
森林的绿色视觉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多种效应,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调查发现森林公园中的游客在绿色的视觉环境中会产生满足感、安逸感、活力感和舒适感。研究表明,森林主要是通过绿色的树枝,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对眼睛的刺激。“绿视率”理论认为,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时,就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使人的精神和心理最舒适。
1.7森林及环境是人类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场前线,当败局已定的德国军队士兵,在战壕中满含眼泪聆听了那首迪特利希著名的哀愁思乡之歌后,许多士兵在高喊:“我要回布兰肯的森林去!”“我的家在黑森林!”“我是在巴伐里亚的森林中长大”,……,汇成了一曲回到故乡森林去的大合唱,战场上士兵首先想到的是森林,而不是自己的居所,或者把家与森林完全等同了,反映了人类追求向住森林的一种潜意识的深层次的心理需求的感情。
历史表明,人类的漫长童年是在森林中度过的,而且森林在不同的时期,都提供了人类心理和生理上的庇护场所,满足了人类的种种需求。人类对森林有着积极肯定的情感。根据巴甫洛夫的“大脑动力定型”理论,人类早期的这种积极肯是的情感,已经映入了人类大脑皮层深处,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意识。因此,尽管人类已从森林中走出,走入了城市与田园,然而这种深层次的要求时时会表露出来,影响到人们对森林的感情和需求。人们一旦进入森林,这种感情就会爆发出来。人好像回到了童年,甚至母胎中的美好境界,心理得到镇静、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轻松,全身得到良好的调节,并感到轻松、愉悦、安逸。许多因环境紧张或者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通过森林的这种功能会不治而愈。
2.森林疗养地的选择与规划
在森林公园和风景区规划中,疗养地的选择因其疗养目的、公园位置与条件等会有较大的差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决策。
2.1森林条件
一般应在森林公园中选择成片森林((50-100公顷以上)的中心部位,森林小气候特征明显,有条件时,应在规划前对了解不同区域的小气候指标,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极端温度、降雨以及空气中含尘、含菌和负氧离子浓度等,选择那些对人体舒适和疗养最适宜地段设计疗养度假场所。森林覆盖率在40-70%左右,林分以针阔混交的中龄林以上的稳定林分。森林组成树种中以松、桧、榉、栎、柏等为佳。并在规划中多补植一些具有杀菌功能的树种。
2.2地貌条件
疗养地尽量包含有多种地貌单元,最好有较大面积的水体与开阔的坪地,以及一定数量的稀疏林分。坡度平缓但有起伏变化。通风向阳无污染的气流和水体。岩体无放射性污染等。
2.3位置条件
对一个公园或风景区整体而言,疗养地不应置于中心景区或者集中娱乐区,与上述地区虽有一定距离但又不能相距太远,不便疗养人员参加娱乐活动。同时又要尽量减少其它游客对疗养区的影响。
2.4 面积
一般确定养疗区面积大小时,应综合考虑使用目的,森林环境的稳定性与疗养功能,公园面积大小及其它社会经济条件。每公顷森林疗养人数应控制在1-2人以内。
3.发展我国森林疗养保健旅游的建议与设想
3.1建立森林公园、开辟森林疗养保健度假区
我国现已批准建设的各级森林公园有多个。大部分适合于开展森林疗养保健旅游活动。因此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应积极规划疗养场所,在规划设计中一是注意科学地选择疗养地;二是注意疗养地其它娱乐、文化、游览以及医疗保健方面设施的配套;三是对森林植被的培育应朝提高森林的疗养保健功能方向发展。.
3.2开辟森林疗养医院
在风景区或森林公园之外,可以在一些条件优越的林场或林区,建立综合性森林疗养医院,如专门的高山森林疗养医院、北方森林疗养医院、森林结核病疗养院等。完善服务与医疗设施。
3.3开展森林疗养研究
在森林旅游系中开设森林疗养专业,对不同类型森林的疗养功能进行系统科学地研究。以便制订森林疗养政策和探索森林疗养管理与服务经验。
3.4开展森林疗养、卫生、保健效益的研究与宣传
进一步认识森林对于人类的价值,提高森林的地位,合理地利用森林的功能与价值。
3.5开展林药与森林保健食品的开发与研究
完善森林疗养的技术与服务项目。使我国森林疗养、保健旅游在森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6着手研究和制订有关森林疗养政策。
资助发展森林疗养保健事业,进一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