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间方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自然疗法 > 民间方 > 眼科 > 正文
  • 蟛蜞菊治疗病毒性结膜炎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曾建 辛林 国裕 蔡小静 黄泽青 时间:2013-01-06 15:56:00
  • 核心提示: 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蟛蜞菊性甘、凉、微酸,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凉血平肝之效。以笔者所生活的潮汕地区为例,当地农民常用单味大剂量蟛蜞菊治疗病毒性结膜炎,效果良好,现举例介绍如下。

    患者,女,20岁,2

        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蟛蜞菊性甘、凉、微酸,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凉血平肝之效。以笔者所生活的潮汕地区为例,当地农民常用单味大剂量蟛蜞菊治疗病毒性结膜炎,效果良好,现举例介绍如下。
       
        患者,女,20岁,2011年6月11日初诊。近日来自觉两眼灼热疼痛,有干涩及异物感,白睛发红,怕光流泪,眼眵多而黏稠,右眼为甚,检查两眼白睛充血,羞明,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西医诊断:病毒性结膜炎。中医辨证属热毒炽盛,治以清热泻火解毒。处方:蟛蜞菊30 g。水煎2次,早晚分服。佐以鱼腥草眼药水。服药3剂,一般充血减退,疼痛畏光症状减轻,5日即可痊愈。

        按:病毒性结膜炎中医属“天行赤眼”,俗称“红眼病”,其病因多为外感疫疠之气,疫热伤络,或肺胃积热,肺金凌木,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而发病。常规西医进行抗病毒及抗菌治疗,一般需治疗1~2周才能奏效。蟛蜞菊性甘凉,能清肝经火热,凉血解毒。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血之火热一清,则目之充血疼痛顿减。一般坚持5日即可痊愈。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蟛蜞菊活性成分具有保肝、抗病毒、抗肿瘤和消炎镇痛等药理作用。本药药源广泛,药物普通,可就地取材。新鲜草药治疗效果更佳,施治方便,便于传染期群防群治。    (收稿日期2012一06一06)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