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炙椿皮、土茯苓各10克,炒干姜、石榴皮各6克,防风、木香、元胡、川黄连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燥湿开结,寒热并调,理气涩肠。主治久泻久痢之湿热郁肠,虚实交错证(过敏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见长期溏便中杂有脓液,或形似痢疾,先粘液脓血,后继下粪便,左下腹痛,或兼见里急后重时轻时重。
加减:便下粘滞量少而后重甚者,加槟榔6克以降泄肠中气滞;大便溏而频,量多有热感,加薏苡仁15~20克以利湿健脾止
专家点评:过敏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属于久泻、久痢范围。泻或痢之急性发作,多为饮食不节、不洁,积滞于中,或湿热、秽浊、热蠢侵犯胃肠的邪实证;泻或痢之日久缠绵,既可因急性期误治失治而迁延不愈,肝郁脾虚,湿聚酿热,邪郁肠道,久则入络损肠所致。临床上多呈寒热、虚实交错之证。“久泻断下汤”,是苦寒辛热同用,开泄与固涩并举之方。其中以椿皮、土茯苓、黄连燥湿清热治其因,以干姜之辛热配黄连之苦寒解肠之寒热郁结。乌梅敛肠止泻以固其本。复以木香、元胡理气活血。防风胜湿升清,共复其用,诸药相合,则湿热清,郁结解,溃疡愈,肠气和而功能复。所以它是本病的一个通用效方。
创方者:郭谦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