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间方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自然疗法 > 民间方 > 肝病科 > 正文
  • 江苏名医治病毒性乙型肝炎方

  • 来源:医药星期三 作者: 时间:2009-07-20 14:35:00
  • 核心提示:  处方:茵陈30克,黄芩、郁金、生栀子、柴胡各12克,橘红10克,蒲公英、泽兰、益母草、生薏仁各20克,生大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湿热瘀阻型。主要临床

      处方:茵陈30克,黄芩、郁金、生栀子、柴胡各12克,橘红10克,蒲公英、泽兰、益母草、生薏仁各20克,生大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湿热瘀阻型。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胁痛、全身乏力、腹胀、食欲不振、黄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严重时出现腹水、下肢水肿、消化道出血及肝昏迷等。 

      专家点评:乙肝病程较长,感染率高,I临床症状错综复杂,中医辨证以“湿”、“热”、“瘀”为治疗关键。方中茵陈、黄芩、公英清热解毒,有降低谷丙转氨酶,改善肝细胞炎性病变的作用。湿热生痰,橘红、郁金、薏仁可祛痰湿、痰不阻络,湿热易清,肝络易和。茵陈既能清热,又能利湿,用量宜重,一般30~60克为宜。生栀子、大黄清热利尿通腑,使湿热之毒从二便而解。“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疏利肝胆,是成病治疗常用大法,方中柴胡、郁金疏利肝气,配伍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通络,既可加快黄疸的消退,又可促进肝部炎性肿大的回缩,共奏清热化湿、疏肝和络之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