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采用蒜泥敷脐治疗慢性结肠炎1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80例中,男77例,女103例;年龄20~79岁;病程2~30年。大部分患者曾经接受中西医治疗而效果欠佳。诊断依据:全部患者均有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和体征,有黏液脓血便,纤维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证实结肠炎性病变。
治疗方法
取红皮蒜1头,捣烂外敷脐部,先以塑料纸覆盖,再外敷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
治疗结果
治愈(全部症状体征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复查结果正常,大便化验正常)140例;好转(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大便成形,无黏液,纤维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复查提示:原结肠病变好转,大便常规基本正常)38例;无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稍减轻,但纤维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复查病变无改变,大便常规黏液脓血便无改变)2例。
体会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泄泻”范畴。由于本病呈慢性过程,反复发作,病久之后,一方面因邪气阻滞损伤正气,另一方面正气不足,又被外感、饮食、情志所伤,故临床上多呈现脾胃虚寒之证候,遇凉即泻。
脐,中医又称神阙,是任脉一个重要腧穴,它居人体正中,与督脉相表里,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能通达百脉,转枢上下,起到承上接下的作用,历代文献都有神阙穴治百病之说。脐下分布丰富的血管及大量的淋巴管和神经,脐部敷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大蒜辛温,内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蒜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通阳解毒消肿作用。脐部敷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使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血管扩张,通过循经感传温暖脾肾,消餐杀菌,调整脾肾胃肠功能,从而达到消炎止泻目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