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自然疗法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自然疗法 > 耳压疗法 > 正文
  • [耳压疗法]眩晕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09-01-17 14:58:34
  • 核心提示: 病因见眩晕病 1.王不留行子耳压法 穴位:头昏 晕点 眼 高血压病者,加神门、上、下降压点或降压沟;低血压病者,加脾、升压点;神经官能症者,加神经官能症点、神门;失眠者,加神经衰弱点、失眠穴、皮质下;颈椎病者,加
    病因见眩晕病 1.王不留行子耳压法 穴位:头昏 晕点 眼 高血压病者,加神门、上、下降压点或降压沟;低血压病者,加脾、升压点;神经官能症者,加神经官能症点、神门;失眠者,加神经衰弱点、失眠穴、皮质下;颈椎病者,加 颈椎、颈;耳鸣者,加内耳、三焦、耳病点;恶心或呕吐者, 加胃、膈。 操作步骤:将王不留行子用胶布贴压穴处。高血压和神经官能症者,3-7天更换,其它患者2天更换,每次双耳同贴,每天自行按压数次。 2. 冰片耳压法 穴位:神门 皮质下 脑 心 交感 每次取双耳2-3穴。 操作步骤:取米粒大冰片用胶布贴压穴处,3天1次,4次为1个疗程,可交替使用。一般l-2个疗程即可痊愈或好转。敷药3天后,多数患者的冰片可被吸收。多数患者贴药30分钟后眩晕减轻,头脑清醒。个别患者用药后有欲寐感后转清醒。 3.绿豆耳压法 穴位;眩晕穴(在耳轮脚外线与肝、阑尾两穴连线的交会点上) 操作步骤:用3毫米大小的绿豆贴压穴处,每天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 4.黍米耳压法(耳源性眩晕) 穴位:主穴取眩晕点(在胃穴下方) 肾 脑干 神门 枕小神经;配穴取内耳 中耳 贲门 幽门 眼 过敏点 脾 操作步骤:用5分长毫针先刺5个主穴,再根据临床表现选l-2个配穴针刺。每天1次,连续3天。针后留针2-3小时,或7-8小时。3天后改用黍米耳压。将黍米置于0.7平方厘米的胶布上,贴压穴处。每天捏压数次,l周后取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