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自然疗法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自然疗法 > 按摩疗法 > 正文
  • [按摩疗法]推拿止汗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09-01-17 14:34:31
  • 核心提示:作者:翟世翠 曾雪莲  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无故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为异常出汗,称为汗证。汗证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可以分为自汗及盗汗两类。睡中出汗,醒时汗止,为盗汗,多为阴证。若不分时辰,无故出汗,为自汗,多为阳证。
    作者:翟世翠 曾雪莲   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无故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为异 常出汗,称为汗证。汗证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可以分为自汗及盗汗 两类。睡中出汗,醒时汗止,为盗汗,多为阴证。若不分时辰,无故 出汗,为自汗,多为阳证。小儿常以自汗、盗汗并见,总的治疗原则 应调和阴阳。   心脾积热:证见自汗或盗汗,出汗以头及四肢为主,汗黄,酸臭, 口气臭秽,烦躁,睡觉不安,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治疗应清热泻火,生津止汗。   清心经:心经穴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操作时,由指根推向指尖, 约100~300次。具有清热退火之功效。心主汗,清心经能清热止汗。   清板门: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时,由腕横纹推向拇 指指根,约50次。能清阳明经热。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热内盛 则易于汗出,阳明热退,汗即止。   通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抖肘一线。操作时,自肘横 纹推向腕横纹100~300次。具有通腑泄热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脏腑郁 热积滞。此法为釜底抽薪,热去,腑通,气下行,汗止。   表虚不固:证见以自汗为主兼有盗汗,出汗遍及全身,动则更甚, 面色少华,食少,四肢欠温,平常反复感冒,舌淡少苔,脉细弱。治 疗应固表敛汗。   清肺经:肺经穴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操作时,由指根推向指 尖约100~300次。具有固表实卫,收摄止汗之功效。   运太阳: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操 作时,术者以拇指端或中指端按揉此穴30~50次。具有疏风解表,调 和阴阳之功效。能启腠理津关,调整人体汗液。   揉肾顶:肾顶穴位于小指顶端。操作时,按揉此穴约100~300次 ,具有收敛元气,固表止汗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或大汗淋 漓不止等病证。   擦风池:风池穴位于后发际下大筋外侧凹陷处。操作时,来回擦 此穴50次。能益气固表,预防感冒,醒脑明目,具保健之功。   阴虚火旺:证见潮热,盗汗,烦躁,形体消瘦,口渴喜饮,舌红 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指纹紫滞。治疗应养阴清热。   揉二马:二马穴又名二人上马,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 后凹陷中。操作时,按揉此穴100~300次。具有滋阴补肾,顺气散结 之功效。能滋阴潜阳,使肾水上滋于心。此法为交通心肾,调和阴阳 之常法,并能利尿通淋,使水从小便而去。   擦涌泉: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凹陷中。操作时 ,术者以拇指螺纹面着力,来回推擦此穴100次左右。具有滋阴退热 之功效。能引火归元,使亢阳得以潜制。   运内劳宫:内劳宫位于手掌心中,屈指时中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 中点。操作时,术者用拇指指腹自小指指根按运,经掌小横纹、小天 心至内劳宫止,运10~30次,能清心、肾两经虚热。   注意: 1.出汗是人体阴阳营卫交通,调节体温,润泽肌肤,废液自出的 一种生理现象。小儿生机旺盛,腠理不密,故较成人易出汗,且头汗 最多。若在天气炎热,衣服过厚,喂奶过急,活动剧烈的情况下,汗 多而无其他异常,不属病态。   2.汗证亦可发生在其他病症中,如佝偻病、温热病、缺钙等,需 结合病症辨证治疗。   3.平时应让小儿多做户外运动,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4.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少吃辛辣香燥及肥甘厚味食物。慎 用辛散解表药。   5.汗出衣湿后,应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避免直接吹风受凉。   6.汗出过多应补充水分,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北京中医医院翟世翠曾雪莲 《健康报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