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开发日益重视,有着浓厚民族色彩的民族医药也开始受到各方关注,这给民族医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
近日,国家民委邀请各界人士在北京召开民族医药发展规划座谈会,就加快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民族医药发展规划以及民族医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展开了讨论。
与会代表就民族医药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有关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药材标准以及国际贸易成为新的讨论热点。令民族医药人士难以接受的是,经过近年的发展,民族医药并没有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重视仍不够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曾经指出,民族医药的发展存在医药脱节、研发无力、管理不当等问题。在开发环节,存在对民族医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尊重不够的问题,往往是用中医药理论套用民族药,用西药的规范要求民族药;在流通环节,民族药很难进入医院,只能在其他市场上自由竞争。
实际上,民族药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获得了诸多人士的认可,民间使用民族药的历史与中药一样悠久。据国家民委初步统计,目前中国民族医药品种已达8000多种,生产企业约有200多家,2004年实现产值约55亿元。但是,由于在取消民族医药的地方标准上采取了“一刀切”的政策,制约了民族医药的发展。同时,民族药进入医保系列的特别少。“从目前来看,还不到50种,与上面8000种的总量相比,比例低得可怜,这对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课题组组长李磊表示。
相关人士认为,从当前来看,民族药作为一个弱势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对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其的基础研究也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心态,比如套用管理西药的模式管理民族药、急于规范化、急于与国际接轨,结果导致民族医药的发展走了一些弯路,发展水平也高低不一。
据李磊介绍,过去由于民族医药政策落实不够,发掘整理和继承弘扬工作滞后,民族药基本上混在中药的大概念中。近20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药的开发和经营逐渐被提上议程,目前已逐渐成为各地区医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据李磊透露,目前日本许多医药机构纷纷派出专业人员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收集验方、偏方,希望以极其低廉的成本换取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现象应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产业化程度偏低
近年来,虽然有一些民族药新药相继面市,但总体而言,仍然存在品种少、档次不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据《全国民族医药生产企业前20名排序》统计,全国民族医药前20名生产企业的药品销售总额还抵不上国内一家大型医药集团的生产总和。
以维药发展为例,目前新疆每年的药品销售产值约30亿元,但新疆当地制药企业的销售只占20%左右,几家维药厂的产品所占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与维药的发展类似,其他民族药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有效成分尚不明确;生产多为小作坊式,工艺简单,技术、质量标准不高;生产企业大多缺乏科学的营销手段,没有专业的销售人员,产品知名度低。
与低水平的生产状况相比,民族成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更是迫在眉睫。以贵州苗药为例,2002年底,贵州154个民族药经SFDA的严格审查,正式上升为国家(试行)标准;随着国家2年试行期的结束,大量民族药遭受了被抢仿的境况,这无疑给刚刚起步的苗药工业带来了沉重打击。
对此,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黄瑾明分析,民族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这些企业都是一些新兴的民营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全国广大地区鲜为人知,城市医院能开民族药处方的医生更是鲜见,进入医疗市场主渠道的产品屈指可数;各个厂家的营销代理制度不完善、虚假广告屡有出现、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等现象,使民族药被挤压到医药市场的边缘,极不利于民族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展曙光已现
据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我国民族医药大多集中在边境地区,因此可通过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来推动民族医药的发展。如从2005年7月开始,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降税计划正式启动,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泰国等东盟6国相互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税率。其中,壮药已经纳入降税计划。预计在未来5年内,壮药出口税率将进一步降低,最终有望实现零关税。
显而易见,壮药近几年的发展和它所拥有的地理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据李磊介绍,目前国内民族药做得比较成功的是藏药、苗药和壮药,主要集中在广西、甘肃、贵州等地。
虽然部分民族药的发展形势喜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民族药是弱势产业,仍处于弱势地位。现在最大问题仍在于资金和人才缺乏。据了解,目前有关专门拨给民族药发展的专项资金几乎可忽略不计。同时,民族药方大多属于口授,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包括李磊在内的诸多专家呼吁重视民族药的发展,并应尽快摸清民族医药的“家底”。
“作为大中华医药体系中的奇葩,民族药的地位是尴尬的,国家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全权负责民族药的调查工作,自己的‘家底’都摸不清楚,那岂不是贻笑大方。”李磊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拿出具体的举措来保护民族医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