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壮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族 > 最新进展 > 正文
  • 关于壮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11-23 15:24:00
  • 核心提示:  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壮药属于传统药物范畴,是壮族人民经世代相传,并形成传统经验所使用的取自自然界的药物。

      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壮药属于传统药物范畴,是壮族人民经世代相传,并形成传统经验所使用的取自自然界的药物。它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是壮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积累起来的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医药学宝库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医药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壮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壮药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资源优势和明显的产业劣势和市场劣势,壮药缺乏系统深入的现代研究导致其新药开发的水平低下,更缺乏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壮药新药。因此,本文就壮药现代化提出几点思考,抛砖引玉,以共同关心壮药的发展。

      1壮药研究开发的现状

      壮族聚居地区由于复杂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十分丰富的药材资源。据调查,壮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药品种就达4623种之‘多(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在1983—1987年进行的广西中药资源普查中查明的壮药有2200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民族医药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先后多次组织了对广西常用民族药、壮族民间用药、壮药资源普查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等大量基础性工作,对壮药的研究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初步制定了壮药的范畴和质量标准体系。壮药的化学及药理学研究方面,经过国内外专家特别是壮医药专家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目前已从三七不同部位分离出了60余种单体,同时对三七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现在已从广西血竭各个部位分离出有50余种活性成分,药理活性筛选表明,其黄酮类成分为活血化瘀的主要有效成分,但对其有效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均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虽然壮药在其资源及质量标准、现代化学与药理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壮药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壮药研究开发存在的问题

      虽然广西壮药经10多年的系统发掘、整理和提高研究,现已初步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原用的诊疗方法和研究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壮药的疗效和治疗机理也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制约壮药研究开发的问题和原因在于:研究开发机构分散,可用资源缺乏整合;机构不合理,对产业化起作用关键成果缺乏;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少,新药研制能力弱;研究开发投资严重不足,研究实验、制剂工艺、技术装备落后;产科工贸脱节,集约化、集群化、规范化程度低;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运行机制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壮药研究开发乃至中药产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3关于壮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3.1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壮药品牌:壮药要现代化,就必须要打造壮药品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以及南宁东盟国际医药博览城项目正式启动,为广西壮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广西中医学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筛选,寻找其有效部位、有效组分和有效成分或先导化合物等研究人手,建设合作开放的壮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和有效成分活性筛选技术平台;从壮药活性提取物提取关键共性技术及应用技术研究人手,开展提取物新型提取分离技术攻关,制定提取物制备技术规范,开展壮药化学对照品研究,逐步建设壮药化学对照品库,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壮药活性提取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同时采用血清药理、生化药理、分子药理、蛋白组学药理、基因组学药理等多种现代化手段,通过体内药效、体外药效等多种途径建立起壮药量效关系研究、构效关系研究、时效关系研究、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明确其毒副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

      3.2加强壮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培养高层次的壮医药人才是促进壮药现代化的根本。因此必须加强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壮医药人才培养计划:一是要加强壮医药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完善壮医药教材体系;同时加强对壮医药教育办学方向、突出特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宏观指导,探索建立壮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积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要加强壮药现代化实验室的建设,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壮医药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壮医药学高层次人才。

      随着世界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壮药产业将会成为优势突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壮药与国际上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相比,仍然有明显的差距。其主要原因除了基础研究薄弱之外,还在于壮药研究水平明显落后。因此必须加大对壮药现代化研究的力度,完善壮药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壮药的现代药理和化学的研究,让壮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让壮医药焕发出无穷的活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振兴民族经济、增进民族团结、推动人民的小康和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