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壮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族 > 独特的资源 > 正文
  • 发展南国壮医药,撑起壮乡“壮医梦”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08 07:56:11
  • 核心提示: 壮族医药源远流长,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重要保障,至今依然是壮乡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医药广

        壮族医药源远流长,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重要保障,至今依然是壮乡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医药广西壮族自洽区出台了“人才强桂战略”和“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确定广西首批八桂学者、特聘专家聘任人选。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钟鸣研究员获聘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壮医药理论与临床技法研究”岗位特聘专家。
        钟鸣是长期从事壮医药研究的名家。1990年1月至今在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从事民族医药研究工作,现任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兼任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广西中药材产业学会副会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广西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广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民族医药理论整理、临床诊疗规范化研究、壮药实验研究等。他主持和参加过26项国家、省(部局)、厅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主编了《简明壮医药学》、《中国壮医病证诊疗规范》、《中国壮药学>、《常用壮药临床手册》、<壮药理论与现代研究》等著作,在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且荣获了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授予“专家学者建言献策行动计划”活动先进个人和2012年“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4月22日受到了自治区的表彰,还获得2011~2012年度自治区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鉴于钟鸣的突出贡献,201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看望慰问钟鸣。陈际瓦表示,民族医药的发展对广西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及生态建设都很有意义,如何挖掘广西壮医药资源并做大做强壮医药产业,需要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并希望钟鸣在壮医药理论体系创新、壮医诊疗技术推广应用、壮药资源开发等方面再创佳绩。
      钟鸣带领他的团队,利用特聘专家岗位为平台,对壮医药深入研究,做好传承,锐意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一是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钟鸣始终认为,发展壮医药,人才是关键,要组建一支一流的壮医药科学研究队伍,解决壮医药缺乏高层次人才的“瓶颈”问题,才能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加强壮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科研创新科研团队,做好传承与创新是振兴壮瑶医药的重点。钟鸣与他的科研团队始终把“人才强桂”作为创建高水平科研队伍的重要举措,在进一步完善壮瑶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壮医经规范整理、安全有效、简便验廉的诊疗技法,加强壮医药人才培养和再教育等方面的同时,把整合广西从事壮医药理论与临床技法研究的优秀人才作为重要工作。
        二是完成了一系列科研课题。作为主要带头人之一,钟鸣主持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开展壮医药基础理论的创新与深化研究,重点对壮医病因病机理论、养生理论及痧瘴凤毒湿病防治理论,壮药药性、功用、组方理论等进行深化研究,对壮医药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对相关壮医临床技法进行规范化研究并推广。首先,制定了《壮医药理论与临床技法》,开展壮医药基础理论的创新与深化研究开展壮医药理论、诊疗技法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开展壮医药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其次,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壮药排钱草的抗肝纤维化的活性成分、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壮药白花丹有毒药材的毒效评价及炮制技术研究”、广西中医药科技专项“壮医药治疗艾滋病理论整理与临床研究”等课题研究,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完成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壮药的理论基础研究”,该研究首次对壮药基础理论进行归纳总结,丰富壮医药学术体系,为壮药资源的临床应用、教学科研与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其中,完成《常见病证壮医诊疗规范》,对壮医临床各科制定173种病证的诊断依据、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与疗效标准,目前已在20家壮医平台建设单位逐步推广应用。
        三是取得了一批成果。“壮药解毒抗白颗粒的临床前研究”项目通过成果鉴定。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壮、朝、彝等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规范化整理研究”也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验收。完成了《壮医药大辞典》、《壮医方剂学》、《常见病证壮医诊疗规范》、《壮药理论与现代研究》、《壮医基础理论》等5部专著,发表论文10篇。此外,“壮医目诊的规范化与应用研究”成果获201 1年度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申报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合作的“壮医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推荐申报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该项目首次创立构建了壮医理论体系,壮医方药体系,壮医特色诊疗方法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体系。首次构建了壮医内、外、伤、妇、儿等临床学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壮医临床体系。
        四是出版了一批专著。钟鸣主持完成了《壮医药大辞典》、《常用壮药100种》、《实用壮医目诊》、《实用壮医药膳》等壮医药书稿,并已陆续出版。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壮医方剂学”、“常见病证壮医诊疗规范”、“壮医基础理论”等文献整理并形成书稿。这些专著,不仅丰富了壮医药学术体系的内容,促进了壮医药理论的深化和壮医药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还促进了临床服务能力的提高,对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的全面实施,促进广西壮医药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推广医药技术和开展学术交流。2013年,钟鸣加大了人才培训力度,举办壮医、中医诊疗技术培训班、壮医实践技能培训班、壮医理论提高班、壮瑶医药挖掘整理培训班等5期民族医药技术培训班,并和团队成员亲自授课,参加培训人员共1056人,自主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毕业,选送1名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参与并主办了《2013中国一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一中国一东盟民族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论坛》,与东南亚各国民族医药的代表就中国民族医药产业化研究、越南传统医学概况、中国传统医药在东盟的传播发展概要、民族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现状、充分发挥蒙中医药特色优势、完善蒙医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壮医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马来西亚传统医药的发展和中国传统中药民族医药的合作展望、壮医药现状与发展思考、民族药鲜药研发的思考、瑶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民族药开发策略、抓住发展机遇、振兴壮药事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南国壮乡八桂大地,壮医多么神奇。确实,壮医植根在南国壮乡沃土,经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正在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钟鸣研究员和他的团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以发展南国壮医药为己任,用双手撑起壮乡的“壮医梦”,他们坚信,壮医药一定会更强、更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