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动物药具有特殊的有效成分,称之为“有情之品”,已成为蒙医药防治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来源。以游牧、狩猎为主的蒙古民族发现和应用动物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利用动物药的丰富资源,防病治病,积累了极为丰
动物药具有特殊的有效成分,称之为“有情之品”,已成为蒙医药防治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来源。以游牧、狩猎为主的蒙古民族发现和应用动物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利用动物药的丰富资源,防病治病,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提升为本草,世代相传至今,成为内容丰富,有待发掘的宝贵药学资源。我们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本清源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加以分析和考证,挖掘出有用的药学史料和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动物类蒙药资源概况
传统蒙药品种数量较少,如今,随着蒙医药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品种不断增多,蒙药数量大大增加。公元8世纪由宇妥。元丹贡布编著的蒙、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收载了84种动物药,清代占布拉道尔吉著《蒙药正典》中,共收录了879种蒙药中,动物药137种,约占17%。由丹增彭措编著的《晶珠本草》中共记载动物药448种。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药用动物在蒙药中的应用做了部分相关的研究。嘎拉鲁编著的《动物药物》中共整理了141种药用动物及760余种动物药物。赵肯堂等人编著的《内蒙古药用动物》和曹都毕力格编写的《药用动物》,共介绍了165种药用动物;白清云主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共收录蒙药442种,其中动物药有57种;《内蒙古蒙药材标准》收录的322种蒙药,其中动物药有40种;布和巴特尔和额尔敦宝力高编著的《蒙药手册》中共收集了动物药48种;内蒙古医学院编著的《内蒙古食疗药》,广泛搜集了内蒙古地区生产的植物、动物药中司作饮食应用的中蒙药,其中动物药170种;东乌珠穆沁旗蒙医协会和东乌珠穆沁旗蒙医院编写的《乌珠穆沁药物鉴》中收录的动物药有63种。呼伦贝尔盟蒙医学校编写了《呼伦贝尔盟蒙药资源》一书,搜集整理、鉴定了324种该地产的蒙药材资源,其中动物类65种。《中华本草.蒙药卷》共收载传统蒙药材422味,其中动物药49味;徐青编著的《神奇的药物》写入了26种药用动物。布和巴特尔编著的《常用蒙药本草彩色图谱》共收录了39种药用动物布和巴特尔等通过文献整理共收集药用动物167种,其中《濒临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中国动物物种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物种中的一级保护动物24种,二级保护动物27种,动物药药材639个品种。布和巴特尔、乌仁曹布道对《蒙药正典》中药用动物及动物药品种进行考证和整理,结果动物药品种达258种。综合上述,蒙医药用动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蒙医药用动物的研究与应用仍然存在滞后性,故使一些动物药不常用或很少使用,甚至有名无实。
药用动物养殖及市场状况药用动物养殖是动物药资源研究由一二级向三级过渡的重要环节,是解决利用与保护矛盾的关键,是动物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据不完全统计,现已人工养殖的动物药材有37种。如人工养殖,活体取香;鹿的驯化和鹿茸的生产;蛤蚧、金钱白花蛇、全蝎、地鳖虫的人工养殖;以及人工养熊,活体引流胆汁,以熊胆粉代替药材熊胆和人工培殖牛黄、羊黄等都已取得成功,有的已有了商品药材供给市场。
2动物药现代研究进展
2•1 化学成分研究:动物类蒙药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但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崔毅等对黑冰片的微量元素钛进行了测定其钛的平均含量为27.43la,g/gfjz J.徐秀廷测定了黑冰片微量元素锰的含量其黑冰片中钼的含量为0.474txg/g。
王洪平对全蝎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分离得到了十六烷酰胆甾醇酯,十八烷酸,十六烷酸以及胆甾醇等6个单体化合物。李维熙等从中华大蟾蜍皮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了中华蟾蜍精、蟾蜍它灵、蟾蜍灵、远华蟾精、嚏根草苷元、去乙酰华蟾蜍精、去乙酰蟾蜍它灵、11B一羟基一蟾蜍灵、远华蟾蜍精一3一单辛二酸酯、胆甾烷一3B,5 0a,6B一三醇、胆甾烯醇、棕榈酸以及软脂酸甘油单酯等13个化合物。此外,对鹿茸、白花蛇、蝮蛇、哈士蟆、全蝎、僵蚕、地龙、地鳖、穿山甲、蝉蜕等动物药也进行过一些有关成分的研究。
戴莉香对乌梢蛇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乌梢蛇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丁酯异丁酯(Ⅱ)、二氢阿魏酸(Ⅲ)、B-谷甾醇(Ⅳ)、胸腺嘧啶(V)和4一羟基苯甲醛(Ⅵ)。
罗强等对熊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4’,7一二羟基异黄酮(1),4’,7一二羟基一6一甲氧基异黄酮(2),4’,5,7一三羟基异黄酮(3).4’一甲氧基一7一羟基异黄酮(4),牛磺熊去氧胆酸(5),牛磺鹅去氧胆酸(6),熊去氧胆酸(7),鹅去氧胆酸(8),胆固醇(9)。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熊胆中分离,也是从熊科动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2.2药理作用研究:动物类蒙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痒、搜风通络止痛、以脏补脏等作用。动物药与植物药、矿物药相比有其自身的优点。如活性成份作用强、使用剂量小、疗效显著而专一等,加之其毒副作用低,药物来源及使用广泛,群众对采药、用药有丰富的经验,使其深受医学界和人民群众的喜爱,临床需要量急骤增加。
蒙古族医药学文献对治疗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血液病、癫痈、骨质疏松等疑难病症多有记载,尽管中蒙医药学对上述疑难病症病因、病理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尽相同,但在治疗上蒙药多有独到之处。利用丰富的蒙药动物资源及蒙医防癌、治癌的临床经验,从蒙药的动物药物中提取抗癌活性物质是蒙药的独特优势。
动物药药理具有续随性特点,并随化学研究的深入而深入。林静等研究黑冰片对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表明黑冰片治疗肠胃疾病疗效明确,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N0水平的表达,降低炎性反应;同时提高sOD活性表达,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MDA含量。而且有研究表明长期灌服黑冰片未见动物产生毒性反应。
杨熙东对穿山甲研究的实验表明穿山甲具有降低血液黏度作用。抗炎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穿山甲片的水提液、醇提液均有明显的抗巴油油引起的小白鼠耳部炎症作用。对小白鼠常压缺氧的耐受能力的影响:穿山甲片中的环二肽Ⅵ和Ⅶ能够提高小白鼠常压缺氧的耐受能力。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对鹿茸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免疫增强、神经保护、生殖促进、抗骨质疏松、抗衰老、抗肝纤维化和抗关节炎、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促进学习记忆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陈艳虹对熊胆的研究结果表明熊胆有保肝、镇中枢神经、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降压、降血脂、抗血栓作用、抗肿瘤、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3 动物类蒙药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历史原因以及缺乏资金和人才,蒙医药用动物的深入研究迟缓。在近代研究中,蒙药用动物研究明显落后于植物药的研究,蒙药制剂局限于传统方,使用范围也局限于区域内,未得到有效推广,至今还没有竞争优势;在内蒙古只有5家蒙药制药厂,年总产值不高,研发能力和竞争能力有限。由于经济利益的趋使,药用野生动物被大量猎杀,加上不适当的开垦荒地、过度放牧和其它的资源管理上的原因,造成一些野生药用动物丧失了合适的生长环境和正常的繁育能力,不少野生种类的蕴藏量急剧减少,直至濒临灭绝,野生资源急剧下降;人工养殖滞后,造成了药用动物资源的稀缺。因此,合理利用药用动物资源,实施可行的药用动物资源保护和开发措施,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国际医药规范标准对蒙药药用动物药材、质量标准、制备工艺、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是当前药用动物研发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展望
2l世纪,“回归自然”已成为人类追求健康的潮流,用天然药物代替一些化学药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蒙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顺应了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但和中医药和藏医药相比,蒙医药产业启动缓慢、发展步子慢,长期处于低层次开发状态,蒙医药产业所蕴藏的巨大经济效益,没有被挖掘出来。所以应重视蒙药动物方面的研究,开展动物分类学、动物基础技术标准研究,改进生物学性状描述,积极开展动物药材养殖基地,完善人工养殖技术,建设无污染人工喂养药用动物基地,培育优质药材,推广优良品种,结合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临床诊治,从确有临床疗效的专用单味药材或复方制剂中寻找新药及珍稀动物类似品或代用品的研究。如以水牛角代替犀角;狗骨代替虎骨;灵猫香代替麝香等。代用品的来源有二:一是不同药材的不同部位:二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同种属或亲缘关系相近种属的生物,如山羊角代替羚羊角等。中医在动物药代用品方面的研究较多,而蒙医药在黑冰片等特色动物类蒙药材方面的研究甚少,其各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