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资源篇 > 正文
  • 满族养生保健特色撷珍

  • 来源:中医药文化 作者:吴庆晏 马长春 时间:2012-11-05 15:54:00
  • 核心提示: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祖先世代生活在东北地区,与历史上许多民族一样,其文化和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情志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都与萨满教有关。满族先民的饮食养生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祖先世代生活在东北地区,与历史上许多民族一样,其文化和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情志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都与萨满教有关。满族先民的饮食养生、环境养生和运动养生等思想形成在很大程度是与其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关。对药物进行认识和利用,也是满族养生保健的又
         情志养生
        在满族医药中,情志内容进行养生的经验积累和传承是通过萨满跳神的巫术活动来实现的。萨满主要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调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使人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消极、低迷转为积极主动。萨满身穿萨满服饰选择室内或野外地点,在人群面前不停地唱萨满歌,而歌词听起来并非与疾病有关,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多方面内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明确指出精神的损伤能使人生病。满族人通过萨满稳定人的情绪,使人的思想恬静,即可防止内在致病的七情刺激,也可使机体具有抗御外邪
        运动养生
      作为以渔猎生活为主的满族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求生存的过程中,逐渐创造出一些独特的运动锻炼方式,如冰雪运动、摔跤、舞蹈等。满族人生活在北方,在冰封雪冬的季节里利用冰雪娱乐运动,统称为冰嬉。满族人生活在严寒地区,其运动方式必与环境相适应。
        摔跤的满语叫做“布库”。来源于两只带角的动物(如牛、羊、鹿等)相互以角顶架,含有力量、技巧和意志的较量。满族人从小就喜爱布库,既可强身健体,又能提高其平衡能力。满族人模仿摔跤形成了,一套单人以双臂、双腿分别模拟二人相互打斗、摔跤的运动体操,叫做“二鬼摔跤”。此运动体操可以提高人体的柔韧力量和技巧,增强体能。
        满族人喜爱舞蹈,并善于运用舞蹈进行养生保健。满族舞蹈主要是模仿动物的飞行跳跃姿态或集体劳动的动作编成,人们在狩猎前后、劳动或收获之余,宣泄欢乐的情绪和求得驾驭自然的力量。在冰冻雪封之地,舞蹈可使满族人筋骨关节,气血宣畅,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强身健体。
        满族先民为了抵御严寒,利用温泉作为一种养生保健的手段是比较常见的。满族习惯上把温泉叫“汤泉”,利用汤泉来预防关节炎、皮肤病及其他慢性病称为“坐汤”。泉水含有大量硫磺和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长期浸泡具有舒筋活络、显著镇痛抗痉、消肿,消除疲劳等养生保健功能。满族老年人50岁以后,经常去汤山沐浴温泉的人身体更加健康。
    饮食养生
        满族人早期就已经利用食物的调理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未病先防。满族人主食品种丰富,传统主食有煮饽饽(饺子)、米饭、水冒饭、高粱米豆干饭、豆糕、酸汤子等,尤其喜欢吃黏食和甜味食品,如饽饽、年糕等,流传至今的“驴打滚~‘萨其玛”都是满族传统点心。火锅、全羊席、酱肉也是满族人传统吃肉方法。酸菜是他们喜欢的素食,或炒,或炖,或凉拌。
    酸汤子是满族的一种普通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其制作方法一般是和好面后,先将水烧开,然后在手上扎一个包米叶,把面团放在手心,两手一合,向外一挤,从小手指缝挤出一条条筷子粗细的扁形面条,放上山楂和白菜等食用,略带酸味,吃起来比较爽口。酸汤子是粗粮细作的的好办法,其作用能够健脾开胃、消积散滞,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症的发生。满族的“八珍糕”是比较典型的药膳。传说清代光绪年间,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太医用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藕粉和白糖做成糕点,治愈了慈禧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闷闷不乐等症状。满族人还善于用长白山野生猕猴桃制成糕点。满族人称猕猴桃为“软枣子”,所以这种糕点称作软枣糕,有滋养强壮、润肺生津、调中下气的功效。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食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的吃法是白肉血肠和猪皮冻。白肉血肠肥而不腻,冬季食用新鲜血液灌制的血肠可以补充多种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冬季使人体力充沛,抵御严寒。猪皮冻又叫“益寿胶冻”,现代研究表明猪皮有延缓衰老和抗癌的作用,它能够“和血脉,润肌肤”,减缓机体细胞老化,使皮肤丰润饱满,富有弹性。
        粥食是满族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主食,分为咸、甜二种,至清代又发展为宫廷宴席必备主食。其品种丰富多彩,有果子粥、苞米粥、糯米粥、荷叶粥等近20种。这些粥类,在民间食用一般按照不同的时令进食。冬季用腊八粥、果子粥,春季用药粥,夏季绿豆粥,秋季用肉粥。妇女产后多食用蜂蜜粥、小米红糖粥。用在宴席上的粥一般加薏苡仁,桃仁、杏仁、松仁、莲子、蜂蜜等中药。可见满族先人很早就注重运用粥食来作为一种重要的养生手段。
        生育保1建
        生育保健对于族群繁衍、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在生育保健中,萨满是两性关系的宣导者。满族在雪祭中,女萨满给新婚夫妇和不孕者分发孕子灵物小冰人,冰人用鹿鞭、狗肾、五味子等壮阳药物加水冻成冰然后雕成。女萨满在雪屋中,用雪为求子者按摩,尤其重视妇女腹部、男子阴部,以使早孕。在生育保健方面满族民众重视补肾药的应用,如炒山核桃仁服用可壮补肾气,山核桃仁、托盘果、蜂蜜为馅包成“甜糕”可补肾壮阳,用微火翻炒韭菜籽,研成细面,用温开水送下可治梦遗、阳痿等。满族妇女在生产前通过祭祀活动,使产妇和助产者、接生婆等人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安慰,增强信心,客观上有助于产程的顺利。满族人民长期经验积累了一些药物保胎、治疗妇女病和催乳、母婴保健等经验,对保证妇女和婴儿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熬制鹿胎膏供孕妇食用,具有保胎的作用;捕猎山雉、鲜鱼、鸟卵、采摘山果等给孕妇服用,有益于孕妇和胎儿的营养。治疗孕期、产后的妇女病,主要用草药治疗,如治子宫出血,可用杨树叶火烤研面,以白糖炖服,或用漏斗草、仙鹤草、益母草水煎服。治妇女白带,用鸡冠花同水或黄酒煎服为最佳,向日葵泡水外洗阴部也可防治白带过多。
        药物养生
        满族早期先民对药物知识的认识和运用,并通过萨满在民间进行了广泛的医疗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原人参”是红景天的美誉,也被称作“仙赐草”,满族先民很早就发现并使用红景天滋补强壮、抗疲劳、抗衰老。清朝历代皇帝一直向各地索收红景天。据记载,康熙皇帝在平息策妄阿拉布坦分裂祖国的叛乱征途中,随军携带的就有红景天。在萨满《百草歌诀》中记载:大蒜(满语:蒜达)外用白秃癣疮和蛇虫咬伤,山楂(果实、皮)炒焦后用来消食去除腹胀和腹痛,山菊花(满语:波吉力衣勒哈)泡水常饮可预防风热感冒,山海螺(别名:山胡萝卜)预防乳痈,山葡萄藤叶煎水常饮可祛风湿,天麻预防手足麻木和血压升高,牛乳(满语:孙音)常饮可强壮体质,预防消渴,北黄芪(满语:苏杜兰)常常泡水来补中益气、增强体魄,石蜜可防治肺燥咳嗽,这些都是满族人民药物养生的典型代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