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灸法
瑶族医药,源远流长,蜍常用内服外用草药、针灸、拔罐等方法外,还常用药物灸法。最常用的药物是小钻,其他还可用杜仲、制断肠草等进行药物直接灸疗。此法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一带应用非常普遍,其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瑶医药物灸同祖国医学非艾灸法中的烟草灸、线香灸、灯火灸一样,其作用机理都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筋脉腧穴,达到疏通筋脉,调和盈亏,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因此,灸疗能够温通经络,使得整个机体舒适和轻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瑶医药物灸相对其他灸法,其明显特点是利用采制的药条直接灸疗,所以不仅有热力的作用,同时还有药力的作用。例如凡风湿痹痛一类疾病就专门选择有较强驱风通络作用的小钻藤或制断肠草进行捕灸,对肝肾虚、筋骨瘘软者则选用能补肝肾、强筋骨的杜仲藤施灸,随症取药,功效更加明显。瑶医常用此疗法治疗头痛、骨质增生、风湿骨痛、瘫痪、乳腺小叶增生、感冒、鼻炎一腹痛、妇女月经不调等多种疾病。本法的特点是可以隔衣施灸,灸后皮肤不留疤痕。疗效显著,因而很受患者欢迎。
【操作方法】
1.材料准备:选取质量
较好,直径0.2加.
2.操作方法:首先确定好患者要点灸的穴位;然后以药条的一端在灯火上点燃取暗火,右手拇指和食指持近燃端,小指、无名指轻抵在患者肌肤上.快速用暗火轻点需灸的经穴、阿是穴。一般点燃一次可以在一个穴位附近灸数次(呈梅花状)或者点燃一次灸数个穴位。
[注意事项】
1.瑶医药物灸由于用暗火头直接灸于皮肤,所以点灸时火头宜小不宜大,动作要轻快,否则易灼伤皮肤。
2.孕妇腹部,腰骶部及妇人阴部不宜施灸。
3.小儿皮肤细嫩及颜面、五官部位均宜使用小的药条,快速轻点。
4.哑门穴、天柱穴、风府穴、承泣穴及近心脏部、近眼球部应尽量避免。
5.酒醉后、皮肤破溃处均不宜施灸。 (待续)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