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对防病保健的意识日益提高。蒙医学作为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健康作出着重大贡献。它在防病保健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它以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注重人的有机整体,带动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以达到防病保健目的。蒙医灸疗是蒙医的重要保健方法之一,它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的一定穴位上烧灼、熏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峻疗法。它具有调理体素,强壮身体,增强抵抗力的功效。近年来,对于灸疗防病保健作用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已成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下面笔者从蒙医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两方面来探讨蒙医灸疗的保健作用及其机理,以期对蒙医灸疗保健作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启发。
1蒙医传统理论方面
1.1灸疗法能够调理体素,保持人体的相对平衡:人体赖以进行生命活动的3种能量和基本物质一赫依、希拉、巴达干,称为三体素。人体的生命现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内脏与内脏之间,内脏与组织器官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三体素作用的结果。三体素是生命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三体索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故人体功能得以正常运转。如果三者之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衰,致使平衡失调时,势必引起反常变化,导致疾病发生。其中赫依为希拉、巴达干二体素之能以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调节者,同时也是一切疾病的前导者和播散者。然而“蒙医灸疗是赫依之邪,抑制赫依病扩散。”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强烈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常会出现心情急躁、失眠、健忘、疲倦乏力等一系列症状。这是体内赫依增多的表现。《甘露四部》中记载“施灸定会穴、脊椎第一、第六、第七间隙和黑白际穴可去除赫依疾病。”在蒙医顶会穴(位于两眉正中向头顶划一线,再从两耳廓上端正中向头顶划一线,此二线在头顶之交叉点。)、赫依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间隙窝中和左右两侧各一寸处并列三穴。)、黑白际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上施灸,可治疗心烦易怒、心悸、失眠、耳聋、食欲不振、颈项强直、腰背僵硬疼痛等各种赫依性病症。宝金豆等临床经验总结表明,蒙药配合艾灸“百会”、“大椎”、“膻中”等穴位治疗癔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吴中朝等的艾灸对老年生物学年龄影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施灸后有老化症状的人数较施灸前显著减少;施灸后生物学年龄较历法年龄明显偏离。并且发现24老化症状中,施灸后与历法年龄有线性回归关系的有11项,它们分别是心烦热、盗汗、自汗、老年斑、畏寒肢冷、劳年环、失眠、心悸、疲倦乏力、夜尿频、健忘等。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顶会穴、赫依穴、黑白际穴等部位施灸可改善赫依增多而出现的人体一系列正常功能紊乱的状态。这说明灸疗可调理赫依,保持希拉、巴达干之间的相对平衡而人体功能得以正常运转。 。
1.2灸疗可以助胃火,促进新陈代谢:“胃火平且充足时,改善食物消化和精华与糟粕分解,七素、三体素得到补充,使容光焕发、聪明、精力充沛,机体处于健康状态。”食物进入胃内后,在胃火的帮助下进行消化、进行精华与糟粕的分解。精华与糟粕的分解是在人体内不断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它可产生七素一食物精华、血、肉、脂、骨、骨髓、精液。七素为人体三体素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胃火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动力。灸疗胃穴(第十二胸椎下凹处和左右各一寸处并列三穴)、剑突穴(位于剑突尖下1寸处,其左右两侧各1寸处,并列三穴。)、痞穴(位于剑突尖直下2寸处,其左右两侧各l寸处,并列三穴。)、火衰穴(位于剑突尖直下3寸处,其左右两侧各1寸处,并列三穴。)等穴可以对胃火衰败、消化不良有明显的效果。章振字等临床观察表明艾灸“中脘”、“神阙”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显著疗效。所以灸疗可通过调升胃火,促进消化、促进精华与糟粕的分解,使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运行。
1.3灸疗能调和气血,滋养补体:“若前面灸出现背热痛、背面灸出现前热痛,且有恶心呕吐感现象即达到灸的程度”灸疗的温和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特别能通过穴位经络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补充体热能,使气血运行通畅。唐照亮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灸治能改善寒凝血淤模型大鼠的一般血瘀症状。从这可以看出灸疗可温通经脉,使气血运行通畅,改善血液循环,进而组织的血供增加,补充人体的能量。
2现代研究方面
2.1艾的消毒作用:艾绒是灸疗中普遍用的材料。在灸疗过程中艾的药性作用也不可忽视的。艾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发挥其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可以醒脑安神、通经活络。艾叶烟熏也可消毒室内空气,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有独特的预防与杀菌作用。马亚妮等发现艾叶烟熏室内消毒对多种细菌均由杀灭和抑制作用。另外,艾叶烟熏还可减少烧伤创面的细菌。且指出多种艾叶都无毒性,副作用少,有良好的消毒作用。
2.2灸疗的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自由基是在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与核蛋白和脂肪等物质反应生成的相应氧化物和过氧化物。如果体内的自由基不能及时清除掉,多余的自由基就会在细胞内积累并扩散到细胞外,产生氧化脂肪,同时还可影响遗传物质DNA或一些酶的活性导致机体产生疾病。现在很多研究表明,灸疗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抗氧化功能。封丽华等研究表明,艾灸D-半乳糖建立的衰老小鼠的督脉穴,经治疗后,艾灸组红细胞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意义。SOD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具有保护组织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作用,防止细胞毒性作用,延缓组织器官衰老。艾灸不仅在体内有抗自由基作用,对体外浅层皮肤组织也由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日本学者大西等将艾和艾的燃烧生成物分别用甲醇提取,发现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的作用,而且艾的燃烧生成物作用较强。这表明灸疗时艾的燃烧生成物能引起施灸部位的皮肤中过氧化脂质的显著减少。所以灸疗不仅防止体内的细胞破坏使之正常代谢,还能在皮肤表面上抗皱纹、消斑、治粉刺等美容保健作用(自由基、过氧化物质增多导致皮肤起皱纹、粉刺、老年斑等)。
2.3灸疗的免疫调节作用:免疫系统对细菌、病毒、毒素、肿瘤和异体蛋白等刺激非常敏感。免疫细胞接受这些刺激后,释放免疫调节物一“细胞因子”和“免疫激素”,促使组织或器官作出适应性反应,以便及时清除病因,恢复和维持稳态。所以免疫防御作用是人们保健的重点。灸疗很多现代研究表明,艾灸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艾灸可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促进B淋巴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分化增殖,诱生淋巴细胞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干扰素(IFN),增强NK细胞、LAK细胞和CTL的病原体的杀伤活性,发挥其抗病毒作用。IL-2(白介素-2)是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细胞因子,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的生物化学特性之一就是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且有促进T细胞增殖分泌和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陈闽等研究表明,艾灸“神阙”穴,能明显促进正常大鼠脾细胞IL-2生成。还有朱文莲等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能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这些说明,灸疗可通过免疫调节,使机体处于高抵抗力状态,免受细菌、病毒等的侵害。
2.4灸疗能调节血液成份,改善血流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量增加。导致人的血液成份平衡的改变。灸疗可调节血液成份。吴中朝等对老年期、老年前期高脂血症者血脂的研究表明,艾灸能明显降低其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含量,并且艾灸以后其发病所占全部受检人的百分率下降,前后对比有非常显著意义,且其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的含量都得到有效改善。显示了灸疗调脂的良好作用。张周良等艾灸健康人的“八邪”穴及“三阳交”穴,经灸前和灸后比较,其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以灸疗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红细胞聚集性。灸疗不仅对调节血液成份,对血流动力学也有影响。赵宁侠等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发现艾灸可使正常人右侧大脑中、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脑血流量增加,脑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氧和血流的供应量。这样可使人头脑清晰、记忆力好,且预防缺血性脑损害。
3展望
综上所述,蒙医灸疗具有各种保健作用,其机理主要是通过灸疗的温热作用于特定穴位上,通过穴位、脉络散布到全身各处达到调节整体,使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可见蒙医灸疗的保健作用有着光明的美好前景。在蒙医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不断扩展将会给社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贡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