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资源篇 > 正文
  • 西藏藏医药产业渐成规模

  • 来源: 《中国医药报》 作者: 新华社 时间:2007-03-02 09:06:16
  • 核心提示: 西藏藏药产业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大部分藏药生产企业在保留传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开始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获悉,藏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藏药生产企业从手工作坊向工业化生
        西藏藏药产业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大部分藏药生产企业在保留传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开始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获悉,藏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藏药生产企业从手工作坊向工业化生产逐步发展壮大,只有10余年时间。目前,藏药生产企业已由改革开放前的1家发展到现在规模不等的19家,可生产360多种藏成药,有283个国药准字号品种,其中20个品种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据介绍,青藏铁路的通车和来藏游客的不断增加,给藏医药业市场带来了大好机遇。目前,西藏许多名藏药已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并成为西藏六大特色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西藏17家通过GMP认证的藏药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23亿元,销售收入6.27亿元,上缴税费0.93亿元。
      目前,西藏藏医药业形成了以自治区藏药厂、各地(市)医院制剂室或藏药厂为支点的行业格局,初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科研开发为依托、传统产品和新产品为支撑、资源保护利用为基础的藏药产品群体,并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据介绍,为满足市场需求,西藏藏药企业还将藏医传统医学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生产出胶囊、口服液、片剂、贴剂等新剂型产品。目前,“十味龙胆花颗粒”、“十味蒂达胶囊”、“诺迪康”、“奇正消痛贴膏”等一系列新型藏药,得到消费者认可,十分畅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