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资源篇 > 正文
  • 民族医学的特征和分类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诸国本 时间:2007-02-26 11:14:03
  • 核心提示:特征 民族医学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而且有较多的人文内涵。从根本上来说,它属于医学范畴。在世界上,民族医学是各民族的传统医学。在当代中国,民族医学是指中医学以外的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民族医学是一种

    特征  民族医学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而且有较多的人文内涵。从根本上来说,它属于医学范畴。在世界上,民族医学是各民族的传统医学。在当代中国,民族医学是指中医学以外的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民族医学是一种传统文化、乡土文化、草根文化。它的根在民间。茫茫草原,我们的羊群在哪里?在山沟里。浩浩医海,我们的民族医药在哪里?山林草泽遍地都有草医草药的群落和踪迹。我们的祖先正是靠了它不仅活了下来,而且繁衍昌盛。只有眼睛朝下,体察民情,关心民瘼,深入中国社会的底层,才能看到民族医药的客观存在和它的重要价值。某些从事医药卫生现代化的专家,他们在象牙之塔漫步科技前沿,在远离穷乡僻壤的闹市奢谈与国际接轨。可惜他们没有机会或没有心思踩一踩这块土地。还有一些除了不懂物理学以外样样都懂的物理学家,那个居然知道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公元11世纪出版的《希波克拉底文集》最大页码号是5626,觉得《本草纲目》连同目录索引在内才2000的大学教授,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未曾有过草药治病的经历,连他们的先人曾否有过病痛也未必想过,当今天的民族民间医生艰难度日的时候,让这些求名得名的学者养尊处优,也称得上是一种社会偏爱了。
      分类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但发展很不平衡,国家统一但存在民族文化的多元格局。民族医学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大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历史上有文字、有医学文献的民族医学,以藏医学为代表,如藏、蒙、维、傣、哈萨克、朝、彝等。这部分民族人口约3200万人。目前藏、蒙、维基本上已有医疗、教育、科研体系,
      2.历史上无文字,但口承医学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医学,近20年来发掘整理成绩显著,以壮医学为代表,如壮、苗、瑶、土家、侗、布依、仡佬、畲、羌等,这部分民族人口约5000多万人。
      3.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55万多人,其中有7个民族人口分别只有几千人。传统医药的资源相对较少,发掘整理进展也相对滞缓。我们现在暂时还没有把握把它们的传统医药知识称做某个民族医学。
      4.民族人口较多,但历史上大量采纳主流文化和主流医学,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已不够彰显。这部分以满族为代表,人口约2200万人。
      由此可见,历史上有文字,有医学文献的民族医药只占整个民族人口的1/3左右。当然,这是我国民族医药极其重要的、早已公认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一部分。但如果我们模糊地认为中国的民族医药只有藏、蒙、维、傣,或者说55个少数民族有55个传统医学体系。显然是不确切的。同时,在历史上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当中,南方的壮、苗、瑶、土家、侗、布依、仡佬、畲、羌等民族有5000多万人,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他们地处北纬30°以南的亚热带、热带地区,历史上这里生活贫困疫疬横行,但药草丰盛,群众的医药知识十分丰富。这该是口头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的典型,是民族医药发掘整理的重点之一。
      民族医药作为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文化,民族民间医生祖祖辈辈在乡间半农(牧)半医,政府只有帮助、提高、管理、支持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责任,不存在整个民族医队伍不该行医、禁止行医或全部非法行医的问题。否则,会因这种封堵而使这门传统医学陷于衰败以至消失的境地,实际上是一种永远难以补偿的历史损失。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