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峻疗法前景展望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核心提示:蒙医峻疗法是指蒙医5种外治疗法中的针刺、灸疗和放血疗法,具有简、便、廉、效及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蒙医五疗法其实包括6种疗法,只因历史缘故一直被习惯称作“蒙医五疗法“。其中针刺、灸疗与放血疗法因操作时对人体有较
蒙医峻疗法是指蒙医5种外治疗法中的针刺、灸疗和放血疗法,具有简、便、廉、效及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蒙医五疗法其实包括6种疗法,只因历史缘故一直被习惯称作“蒙医五疗法“。其中针刺、灸疗与放血疗法因操作时对人体有较强的刺激性故又称峻疗法;敷疗、涂擦推拿疗法和浴疗较温和所以又称软疗法。蒙医峻疗法与中医针灸疗法一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古今医学文献记载和报道了蒙医峻疗法的临床疗效。其无毒副作用的优点符合当今崇尚自然疗法的大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着生存发展优势,规范其I临床研究,探索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点,蒙医峻疗法就有可推广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1蒙医学的主导理论与治病原则蒙医药学是以蒙古民族传统的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古印度医学与藏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和汉方医学的哲学思想,在朴素的唯物论与自发的辩证法的影响和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独立的民族医学。蒙医学把人体看作是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人体动态的各种内在联系。突出特点是以阴阳五元学说和三根、七素为主导理论,依据病因把疾病归纳为六基症,依据本质又把疾病归纳为寒热症,依据入侵部归纳为脏腑、黑脉、白脉、五官等疾病。蒙医学认为人体生病的原因是三根七素(正)与外因(邪)相互斗争的过程中,三根七素失去相对平衡而导致的。治疗原则是“平衡三根“,“扶正祛邪”。治疗方法有以峻疗法为主的蒙医五疗法…。
2蒙医峻疗法和现代医学的观点
2.1蒙医放血法与现代医学的观点
2.1.1蒙医放血疗法:采用专用的器具刺破人体表浅静脉
(不跳脉)特定的穴位,直接放出血来,调整气血循环,达到治病与防病的一种刺激性较强的疗法。常用的血脉有77条。蒙医放血疗法包括术前的远行与近行准备以及结扎、选穴、、具体操作、观察血色、血量等内容。术前的远行准备,专指服用“分离汤“,分离正血与病血。放血疗法多用于血和希拉引起的热症疾病如伤热扩散、疫热、疖肿、疮疡、黄水病等。对体弱、孕妇、产妇、浮肿、胃阳衰降等寒症患者忌施放血术。蒙医认为放血疗法能将病血和病气同时排除体外,具有下泻病血、引病出外、消肿止痛、去腐生新、根治脓液、干涸黄水等功效。
2.1.2现代医学的观点:主要用于高血压病、神经血管性头通、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肝炎、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痤疮、面神经麻痹、急慢性脑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腰椎病等多种疾病。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讲放血疗法能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环障碍,改善瘀血症状,排除代谢产物,消肿止痛,降低血压,补充营养供给,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放血疗法也是最简捷的血液稀释疗法,随着静脉血流出体外,减少的血浆立即可由细胞液和组织间液来自行补充,因此循环中的血容量不变,而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的补充需要一段时间,这样血细胞的比积可降低,血液浓度随之也降低,有利于血液在循环系统内的正常流动。也就是说血液循环可加快,血液流速的加快可溶解微小血管中因流速缓慢而形成的血栓斑块,从而降低血粘度,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2蒙医针刺疗法与现代医学的观点
2.2.1蒙医针刺疗法:采用专用的针具,刺人人体体表特定的穴位,达到治疗疾病为目的刺激性较强的疗法,又称穿刺疗法或火针疗法。过去蒙医常用的针具主要是金针和银针,蒙医传统的针刺穴位有110个,现在临床上也用中医的一部分穴位。蒙医针刺疗法多用于赫依性疾病、巴达干性寒症、不消症、黄水症。具有抑制赫依、疏导气血运行、增强胃火、调理寒热、破痞块、散积消聚、平衡阴阳、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排除脓液、干涸黄水、消肿止痛、调整机体等功效。 2.2.2现代医学的观点: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讲针刺疗法具有消炎镇痛、针灸麻醉、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局部体表温度、改善神经传导、修复神经损伤、通过神经传导—负反馈作用促进脑细胞的结构重组等功能。主要用于神经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抑郁症、面肌痉挛、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血管性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退行性膝关节病、中风、失语症、面神经麻痹、末梢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总之神经科、骨科、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均可以用针刺疗法治疗。
2.3蒙医灸疗法与现代医学的观点
2.3.1蒙医灸疗法:用艾草炷或艾条在人体体表的特定穴位烧灼、熏熨来达到治病与防病为目的的一种刺激性较强的疗法。古书记载的灸穴有224个,与针刺穴位有重叠的穴位。灸疗主要用于不消症、痞症。灸疗的禁忌症为凡属于希拉性热症、血症、五官疾病、男女生育脉道疾病。蒙医灸疗具有防护脉道要隘,守护脏腑之门,增强胃火、抑制赫依、消除黄水、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2.3.2现代医学的观点: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讲灸疗具有消炎止痛、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局部体表温度、改善神经传导等功能。主要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失眠、健忘及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疾病。
3现代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与蒙医黑脉白脉腧穴理论相对应 3.1现代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现代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揭示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介质、激素及某些内啡肽与免疫系统产生的淋巴因子、单核因子以及某些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片断和生化特性,它们及其受体之间存在的交叉反应构成三系统之间的相互调控渠道。因此,作用于网络哪一段的刺激都有可能启动整个调控机制。与微观网络学说对应的宏观结构却不仅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在机体营养、调控物质的运输上是不可缺少的,在沟通三系统之间起着重要作用。神经、血管和淋巴管还起着将脏腑组织串联或并连在一起的连接和维系作用。以上即是现代医学对人体整体调控机制认识的简单概括。针灸过程中起传导作用的也是这些组织,也就是说针灸时的刺激通过神经或血管最终都启动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而产生调整作用。
3.2蒙医黑脉白脉与腧穴理论:蒙医学对神经和血管的认识很具体,《四部医典•论述本》第四章里记载“人体内互相联系的脉道可分为初成脉、依存脉、连接脉、寿脉4种,而连接脉有黑脉和白脉(即血管和神经),黑脉为全身血液运行之脉道,又称血脉,黑脉以心脏为中心,像树枝一样向上下分布,贯通于全身,发挥着营养输送功能,分跳脉与不跳脉。脑、脊髓、白脉统称为白脉系统,脑由无数支白脉所组成,故有白脉之海之称,脊髓源于脑,系主自脉,从脑部白脉的海洋里像树根一样向下延伸,在脊髓不同的阶段由脊髓分出来的白脉分内脏白脉和肢体白脉。像丝线一样连接在脏腑与四肢体表之间蒙医没有经络理论,只讲穴位,蒙医认为腧穴与脏腑、器官、肢体之间有表里关系,这种表里关系是通过气血运行及白脉的分布与传导作用来实现的。蒙医峻疗法与黑脉白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上所述指导蒙医峻疗法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1-免疫网络学说的观点是相近的。也可以说是相对应的。
4蒙医峻疗法的起源以及发展与其他兄弟民族医学间的关系
蒙古民族虽然拥有自己的文字史记才有900年历史,但是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医用石针、骨针、青铜碥针等文物均说明蒙医峻疗法的起源,可远溯到新石器时代。关于峻疗法的起源最早有记载的医著,算是《黄帝内经》之《索问•异法方宜论》了,即“北方者,……,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者亦从北方来”;还有王冰注的《索问》里有这样一句话:直到唐代依然是“北人正行灸法,现在火针盛行于北方”;8世纪编著的《四部医典》中提到“治赫依病则用蒙古灸”。在《宇妥•元丹贡布传略》中也有“蒙古地区引病善用放血疗术”等记载。蒙医峻疗法在其发展历程中与藏医学、汉方医学有着互相渗透、互相借鉴和相互影响、促进发展的历史根源。尤其与中医针灸疗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5蒙医峻疗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点
传统的精华只有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提炼与升华,在更高的平面上以新的面目出现,其精华才有可能适应新的形势而得以发展,这种发展是内涵的延续,精华的光大。所以找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切合点合理继承、大力创新蒙医峻疗法才有光明的前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蒙医峻疗法临床理论指导下制作新仪器的同时改善传统器具,降低安全隐患,提高临床疗效也可以说是个很好的结合点。
6规范临床研究是蒙医峻疗法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长期以来针灸疗法以其简、便、廉、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过去的20年里,针灸已经遍及世界各地,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认识到针灸的潜在价值及针灸对世界卫生组织“人人享有健康”这一目标所做出的贡献。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出版了《针灸临床研究规范》。为针灸临床研究指明了科学的方向。也为蒙医峻疗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蒙医峻疗法虽不如中医针灸疗法那样普及深广,但在中国北方和蒙古国、俄罗斯、波兰、荷兰、德国等地也广为流传使用。所以我们相信在崇尚自然疗法的新时代,只要严格按照《针灸临床规范》条例,实施蒙医峻疗法的临床研究与疗效评价的同时加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点,蒙医峻疗法就与中医针灸一样有着光明前景和可持续发展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