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资源篇 > 正文
  • 傣药的命名要点及应用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州傣医医院(景洪666100) 赵应红 药物的命名通常根据种类的不同而遵循一定的规律。例如在植物命名上,统一以学名命名,而动物、矿物的命名又各自遵循其系统通用命名法规。任何命名都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州傣医医院(景洪666100) 赵应红 药物的命名通常根据种类的不同而遵循一定的规律。例如在植物命名上,统一以学名命名,而动物、矿物的命名又各自遵循其系统通用命名法规。任何命名都随着各个国家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不同,各有习用的名称,这些习用的名称往往是此药在这一地区的通用名。本文讨沦的就是傣药的习用名的有关命名方法和应用要点。 1 傣药命名的概况 傣药是依赖于傣医存在的民族传统药物,是傣族贝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显著的地域性,与其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生存环境、生活区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由于傣族绝大多数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极少数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此傣族的民族文化(包括医药文化)中包含厂浓厚的宗教色彩。佛教徒们认为,傣医药以及其他文化知识均是佛主恩赐给百姓赖以生存的宝物,使用者有继承和传播的义务,不能占为已有而留名留姓,因此傣医药古籍的成书年代及作者均无从查证,医药文化的传承也以口碑相传的形式进行,口误、误传、误导之事时有发生。再者,因傣族的文化并不是在全民传播的”,从事傣医药的人多是在缅寺学习傣文化过程中,师傅根据各人的学习专长进行分科教育的结果。对医药有兴趣、能吃苦耐劳的人,方可授以医药技能。因此,在傣民族中行医识药的人被尊称为“摩雅”.即“识医识药的能人”的意思,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基于上述原因及背景,傣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存在着积极与制约的双重因素,具体总结起来,目前在傣民族中,从事传统傣医药工作得到从业人员中,存在着下列三种情况: 1.1 狭隘的继承与应用。一些狭隘的继承者为保全其社会地位,对医药技能极度保守,药物亦不明示药名,iu自己明白的代号命名,这样一来,给学习和使用者造成了人为的混乱。 尤其在傣药的命名上,人为混乱现象严重。 1.2 局部使用存在应用错误,同名异物和异物同名混淆不清。由于傣药的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地域性,傣医制药、采药、活动与其生活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在外观上极难分辨的同科不同种植物,在分布上显地域性,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物种也不一样。通常某个傣医的常用药都取自其日常生活活动区域,如果不具备植物学的种属鉴别能力,误用、混用的情况也就时有发生。 1.3 根据药物特性与应用情况,找寻各种规律,命名记忆。在继承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某些特征将傣药冠以相应的名称,此类名称简洁明了,突出特征,相对稳定。便于记忆使用,为傣医药的继承使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 傣药的命名要点 笔者在从事傣医药工作和跟导师学习过程中,通过导师传教及对相关资料查新、检索,综合继承应用现状,找寻各种规律进行分析、归纳。从药物的形态、生长环境、生活特性、功效、作用、地域、来源及使用价值等方面总结出一套傣药命名方法。 2.1 根据傣药形态特征命名。傣药的命名应首先通过仔细观察,抓住傣药的外观形态特征来对其进行命名。如茜草科植物毛九节,其叶表面叶脉呈银辉色.特征显眼。故而可将其命名为“芽歪硬”,意即叶子象银子一样的草本;唇形科植物白穗虾蟆花,其叶面布满花斑,叶缘有锯齿样硬刺而命名为“芽令佘”,意即象老虎舌头一样,有花斑且边缘长满刺的草本;菊科植物红花,其花冠的颜色为黄红色,象黄金一样,因此命名为“罗罕”,意即象金子一样呈黄红色的花。 2.2 根据傣药功效命名。有些傣药功效独特,为很好的继承和应用,应突出这一特点,以其功效进行命名。如豆科植物腊肠树,因有很好的祛风除湿作用而命名为“锅拢凉”,意即能祛除风邪的树;兰科植物竹叶兰,因有很强的解毒作用而命名为“文尚海”,意即毒(遇此药)能被解除;远志科植物荷包山桂花,因其能调补“四塔”(傣医认为,人体是由风、火、水、土四种物质组成的,通称为“四塔”。“四塔”随着自然界的风、火、水、土的变化而变化)、祛病延年的作用面命名为“芽楠嫩”,意即(服用了此药会)象少女一般娇嫩的草本。 2.3 根据最初应用命名。根据傣医经书记载.有些傣药最初是经名人(指在傣民族中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的指点下使用的,为了记住这些人,因此,通常在这类药的命名中冠以指点使用的人名。如爵床科植物鸭嘴花,是一个被称为 “能人”的人指点使用的,因此命名为“莫哈蒿”,意即能人找 来的开白花的药;百部科植物大百部,最初是经一个叫“光” 的公主使用的,因此命名为“芽嫡光”,意即公主“光”(用)的草。 2.4 根据药物质地命名。学习辨认傣药除认真观察其外观形态特征外,还要用手摸,通过手感辨别其质地软硬,也以此来命名药物。如茜草科植物肾叶山蚂蟥,其叶柔韧不易破碎 较耐搓揉,因此而命名为“以不列”,意即揉不碎(的药);豆科植物苏木,因其质地坚硬不易砍切,而被命名为“锅更方”,意 即砍切时坚硬的树。 2.5 根据植物生活特性命名。有的植物其生活习性比较特殊,通常以此特性来命名,以便于识别它们。如天南星科植物螳螂跌打,因具有攀援性而被命名为“歪领”,意即生长蔓 延面积大,具攀援性,形似舌头的叶子;廖科植物水蓼,因生长在水边且生长迅速而被命名为“菲喃”,意即生长繁殖迅速,多而繁茂的生长在水边的(药);景天科植物落地生根,因 生命力旺盛,极易成活而被命名为“晚菲”,意即生命力旺盛丢弃即活(的药)。 2.6 根据药物味道命名。学习辨认傣药.除眼看、手摸、鼻嗅外,还须口尝,味道特殊的也以此来命名。如明矾,因其味酸,故而命名为“亨宋”,意即酸石头;五加科植物幌伞树因其味甜而命名为“埋外仗”,意即有甜味的象伞一样的树;大戟科植物守宫木,因有甜味而命名为“帕弯”.意即有甜味的菜(因也作为菜蔬食用)。 2.7 根据药物价值来命名。有的傣药疗效独特,非常稀少,价格昂贵,又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这类药往往以其价值来命名。如茜草科植物粗叶木.因其治疗妇女产后病效果神奇 而被命名为“扁少火”,意即价值二十头牛的药;马鞭草科植物赤桐,因其具有很好的解毒、滋补作用,但又较难寻得,因而命名为“宾亮”,意即昂贵的开着红花的药。 也有的药物其外观形态与正品药较相似,但作用较次,往往容易被误用或与正品药混淆使用,为区分鉴别这类药,也常常以此命名,如唇形科植物四方蒿,因其外形与同科植物白香儒(芽优麻)极相似,常被误用,为区别应用,故而命名其为“扎芽优麻”意即形态与“芽优麻”相似,但作用较次的药。 2.8 根据药物某些特殊形态命名。有的植物的某一部分,有着特殊的形态,为突出这些特征,常以此命名。如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刚长出的枝叶是红色的,随着枝叶的老化, 红色渐渐退成绿色,因此特征而命名其为“丹约亮”,意即(枝叶)幼嫩部分是红色的药;蕨科植物王冠蕨,常常围绕树干横向生长成环状,形似皇冠而命名为“故王”,意即象皇冠一样 围起卷曲的蕨;棟科植物老虎楝,根的形状锐尖,形似纺锤而 命名为“几补”,意即根尖得形似纺锥的药。 2.9 根据药物特殊气味命名。有的药物具有特殊的气味,据此命名可贴切体现这一特征。如伞形科植物阿魏的树脂.干时坚硬似石头且具浓烈的蒜臭味而命名为“分亨”,意即象 屎一样臭的“石头”;天南星种植物水菖蒲,有一股腥香味而命名为“罕好”,意即气味腥臭的药;樟科植物木姜子,有一股浓烈的香茅草味而命名为“中沙海”,意即有浓烈香茅草气味的樟树。 2.10 根据药物产地命名。有的傣药主产于某一地区,其他地区分布较少,这类药常常以这些地区命名,以明确产地。如夹竹桃科植物奶子藤,因产于勐腊且有解毒作用而命名为 “解龙勐腊”,意即勐腊产的大解药;茜草科植物长柄异木患,因产于勐远且有解毒作用而命名为“解勐远”,意即勐远产的解药。 2.11 根据药物特殊性能命名。有的药物具有某些特殊的属性,以此命名可突出这些特性。如爵床科植物马蓝,具有染色的作用而命名为“皇曼”,意即庭院种植的(能够)染色(的药);樟脑,因具有挥发性,久存会挥发减少而命名为“硼新”,意即久置会象神仙一样飞走的药。 2.12 根据药物类别命名。傣药种类繁多,但亦有其普遍存在的共性,常以此共性作为类别区分依据,同类中药物又常 以其个性特征进行区别,如薯蓣科植物老虎芋因叶子不对称而命名为“汪别”,意即叶子不对称的芋,“汪”即芋类;“罕剁”(胡蜂巢),意即胡蜂的巢,“罕”即巢穴类。 2.13 按药物的其他用途命名。有些傣药除作为药物使用外,还可作为其他用途使用,此类药物也常以其非药物用途而命名,如桑科植物构树,因其皮大量用于制作纸张,而命名 为“锅沙”,意即作土纸的树,棕榈科植物贝叶棕,因其叶片常用于刻写经文,而命名为“锅榄”,意即用作刻写经文的树。 2.14 根据药物的颜色命名。有的药物颜色鲜明,以此颜色作为命名依据,以便于记忆。如胆矾,因通体透绿而命名为“宇修”,意即绿色的石头,雄黄因具黄色而命名为“亨勒”,意即黄色的石头。 3 傣药命名的应用要点 我们在学习和使用傣药中首先应记住的就是名字,对已经有名称的可以通过对该名称的理解,加深对该药的认识,同样,在对待未知名的傣药的学习时,亦可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该药物的各种特征,在上述各种命名方法中,选择某一突出特征加以命名,如此一来,通过对该药实施命名行为过程,而加强了对该药的掌握。在命名中学习傣药.在掌握中加深认识傣药。因此傣药的命名对学习和使用傣医药者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使用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因素:①尽量使用大家共同认知的特征对傣药加以命名。②命名之前必须仔细认真观察该药,要眼看(看外观特征、看生长环境)、手摸(摸质地、柔软度)、口尝(尝味道辛、甜、苦、涩、酸)、访问(问使用情况、道地产地、历史渊源),尽可能多收集有关资料,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再根据以上总结的傣药命名方法.选择一种最能代表该药特色的方法加以命名。③抓住特点突出特征。在对有明显类别属性的药物命名时,通常应该以其同类别中最具代表性的个性特征加以区别命名。如罕剁、罕滇,均为蜂类,胡蜂和蜜蜂的区别在于,胡蜂的攻击性很强,因此以“剁”(即蛰人的意思)来直接命名。 4 结 论 傣药在命名时其学名的命名,同样遵循国际通用命名法规。本文论述的是其民族习用名的命名,这在傣医药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的命名方法,总结丁傣药在目前使用中存在的潜在规律。并概括总结了该项技能在实践应用中的掌握要点,简单、实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