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资源篇 > 正文
  • 云南民间食药现象及保健食品开发思路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牛云壮,师冰,王俊,孙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111)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理环境错综复杂,地势由西北向南呈梯阶状倾斜,海拔差异大,一个地区有着“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较普遍立体气候特点;山峦起伏的低纬度地
    牛云壮,师冰,王俊,孙敏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111)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理环境错综复杂,地势由西北向南呈梯阶状倾斜,海拔差异大,一个地区有着“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较普遍立体气候特点;山峦起伏的低纬度地区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季风气候极为明显,表现为年温差小而曰温差大,冬干夏湿.冬暖夏凉。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汇集了从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的不同生态类型物种。云南不仅是全国动植物种类最多的省,而且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天然药食资源富集,绿色食品繁多,民间食药现象极为普遍。 云南境内除汉族外,还居住有2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由于所处环境、气候适应性、食品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发现和补充食源,抵御疾病和追求健康,积累了厚重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食药方法和经验。不同地区有特点,不同民族有特色,不同季候有变化。民族、民间源远流长的食疗养生文化、民族医药文化不仅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更蕴藏着天然保健品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 1民间食药特色丰富多彩 1.1 随着季节变化有不同的食药对象 1.1.1 春季 此时是云南药食植物花叶嫩枝竟翠争春的季节,大量采集上市的常食品种有:棠梨花、苦刺花、槐花、金雀花、芭蕉花(芯)、地莲花、核桃花、攀枝花、大白花(杜鹃花)及香椿、树头菜、皂角尖、沙松尖、枸杞尖、青刺尖、蕨菜、灰条菜、壁虱菜、车前菜、竹叶菜、小米菜、水芹菜、臭菜、山俞菜、草芽、春笋等。这些花叶嫩枝经过炒、涮、凉拌或煮汤,鲜嫩可口,清香自然。 l.1.2 夏季 进入雨水季节,气候湿热,红土高原盛产野生菌类,包括香菇、木耳、鸡枞、松茸、灵芝、干巴菌、青头菌、牛肝菌、奶浆菌、虎掌菌、羊肚菌、北风菌、鸡油菌等。常见于烹饪鲜食或冷藏、盐渍保鲜,加工干货,以及配制各种速食罐头、咸菜制品等.山珍美味不仅可大饱口福,亦是广大山区农民乐此不疲的一条增收途径。 1.1.3 秋冬季 这是两个收获的季节,大量根茎类药食品种上市,亦是人们冬令药(食)膳进补的黄金时节。如鲜山药炖肉、当归炖肉、牛蒡炖肉、臭参炖肉、黄精炖肉、诸参炖肉、百合蒸肉。单以鸡为主料配制的药膳就有:文山三七汽锅鸡、三七武定壮鸡、山药枸杞鸡、天麻竹荪鸡、天麻火腿鸡、白 果香菇鸡、木瓜鸡、酸笋鸡、野拔子风味鸡、岜夯鸡等,其选 用药材地道,用鸡不乏世界闻名品种(云南武定壮鸡),有些已 成为餐饮业的主打品牌。 1.2 地域特点突出的主(药)食制作 民间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制作的竹筒饭、木筒饭、土锅饭、 菠萝饭、南瓜饭、荷叶饭、鲜花辦饭、鲜花汁原色五彩饭及粗粮精做麦果饭、荞果饭、树花饭等,另外还有黄花粑粑、苦荞粑粑蘸蜂蜜等,食趣、食色、食味可观可餐。 1.3 天然茶、果酒保健饮品 包括小山茶(牙刷草)、西凤斗(石斛)、余甘子、诃子、野拔子、雀嘴茶、苦丁茶、绞股蓝茶、肾茶、雪茶、槐茶、菊花茶、竹叶茶、苏叶茶、桑叶茶、双花茶、决明子茶、银 杏茶、杜仲茶、三七花茶等;自泡果酒常见有:梅子酒、木瓜酒、桑椹酒、枸杞酒、砂仁酒、余甘子酒、杨梅酒、苡仁酒、拐枣酒、佛手酒、五味子酒、金櫻子酒以及三七、天麻、当归、红参等保健补益药酒;还有普洱茶、白族三道茶、彝族烤茶、藏族核桃酥油茶、丽江永胜油茶等。这些饮品不仅表达了浓郁的民族茶文化特色,更具有实在的营养保健作用。 1.4 民间食疗养生 其中较典型药膳食疗有:灯盏花炖鸡蛋防治头晕中风,食用青刺果油防治高血压,炖煮马齿苋解毒益肝,咀嚼槟榔消积化食健齿,露水草炖鳝鱼抗风湿,当归炖肉补血养颜,牛蒡、臭参炖煮润肠通便,何首乌拌蜂蜜延年益寿,小白及、百合拌蜂蜜润肺止咳,砂仁、草果煨水消暑顺气,野拔子、生姜、红糖水防治流感,盐水泡橄榄、鲜葛根蘸石灰水利咽润喉,臭灵丹泡水漱口消炎止痛等,可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 2 开发天然保健品的思路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预防和保健措施对于减少各种慢性病、现代病以及降低医疗费用等显得越来越重要。活得健康、活得美丽、活得轻松是追求高品位生活质 量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逐渐认同保健品,并积极致力于保健品的研发。 我国自古就有独特药食养生学说,总结出了一整套食疗、药膳、药食兼用等理论,是开发保健品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宝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消费对象也由过去的老年、儿童及病后康复单纯进补扩大到覆盖各类人群。区域也由城市逐渐扩大到农村,成为普通大众的日常消费品.据权威部门预测,20lO年,我国的保健食品消费量将达到1 000亿元人民币,保健品市场的发展空间会变得更为广阔。 此前,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保健品,云南本土也有其较为成功的案例。如盘龙云海排毒养颜胶囊、宏达田七花粉口服液、施普瑞螺旋藻、杨林肥酒等产品品牌已被市场广泛接受。蛮龙精口服液、三七蜜精、三七酒、胡萝卜汁、酸角汁、天麻酒、当归酒等地特产品起到了市场拾遗补缺的作用。然而,由于信息不畅、思路不宽、科技投入不足、产品开发手段单一、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观念落后等,曾经红火一时的火把果饮料、芦荟饮料、葛根饮料、松仁饮料、核桃饮料、滇橄榄饮料、鸡蛋果饮料、双珍酒、蚂蚁酒、茯苓酒、松茸酒等品种,或偃旗息鼓或小规模生产而惨淡经营,缺乏规模化做强做大的实力和后劲。云南天然保健品的产值、产量估计还不到药品生产销售量的五分之一。这与云南优势资源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与云药支柱产业建设相差甚远。 为此,笔者建议:①抓住云药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找准国家对保健食品规范的好时机,充分利用云南特有资源,在第一代、第二代保健食品开发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科研技术的投入,创新品种形式,优化技术内涵,整合研发、生产、市场资源,扶持有品牌、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云南天然保健品,发挥药品、保健食品产品生产的综合效益。②充分挖掘、整理云南民间食药现象,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在安全、可靠、有效的基础上,吸取其精华,既发挥资源优势,又不盲目跟风,创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健食品开发新路。③准确定位天然保健品的功能和适宜人群,强化市场推广意识和引领新的消费观念,研发功能因子明确、质量可控、特点突出、感觉良好、形式新颖的天然“中药型”为主的保健食品。值得关注的是,云南白药牙膏、云三七、云天麻、红花籽油、高原葡萄籽油、核桃精油、青刺果油、葛根素及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保健品开发已逐渐形成异军突起之势。④在推进云南中药现代化的同时,认真抓好食药源基地规范化建设,保障无污染绿色食药品的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利用。 (收稿日期:2005-06-06,编辑:梅智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