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害与朝鲜民族医药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核心提示:吉林省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133(100) 李湘兰朴明杰 人们对传统朝药毒性的认识往往有个误区,认为传统朝药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常常以此作为传统朝药的优势。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产生治疗作用,也能产生与治
吉林省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133(100) 李湘兰朴明杰
人们对传统朝药毒性的认识往往有个误区,认为传统朝药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常常以此作为传统朝药的优势。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产生治疗作用,也能产生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反应,引起机体病理变化,造成不良的临床结果。药害(drumisadventures)是用药引起的医源性意外反应,它是用药者接受不合理用药而受到往往是非预期的、不能接受的伤害。如使用不合格药品、过期药品、误用、超大剂量使用、滥用等,其发生与原有疾病有关或无关,可能涉及人为及,或系统的差错、免疫学或特异质反应,而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常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致癌、致畸、依赖性、特异质等。
朝医学的核心是四象体质学说,认为“人禀脏理四不同:肺大而肝小者名日太阳人;肝大而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脾大而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肾大而脾小者名目少阴人”。根据这一药理观,创立了药物归象,四象药性,各象要药、各象不符药物,随证加减等独特的用药规律,这是四象医学的精华之所在,也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已对药害有了深刻的认识。至于传统朝药究其来源,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运用中药,如四象药物270多种,全部引用了中药;二是发掘乡药。这里分析的原因包括不合理的使用传统朝药、朝成药而引起的药害反应,引起药害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辨象用药不当
“药乃局限于人”是朝医学独有的药理观,即指有机体对药物选择接受,一些药物对一些人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而对另一部分人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相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太阴人药大黄用于少阴人出现泄泻现象,葛根用于少阴人出现呃气现象;少阴人药附子用于少阳人出现热升毒恶寒现象,人参用于少阳人出现热升毒现象,鸡肉用于少阳人出现阳毒发斑现象;少阳人药甘遂用于少阴人出现口渴泄泻,轻粉用于少阴人出现腹痛现象,黄柏用于太阴人出现小便闭现象,黄连用于少阳人出现头痛现象等。
2朝药组方配方不当
如忽视配伍禁忌,不仅会降低疗效,还可能增加毒性。还有组方在于精巧,不在于大。据有关资料统计,2种以上药物合用,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毒副反映发生率为10%。
3习惯用药不同
如朝药里所指的白区为草芍药(Paeonl aobovata)或卵叶芍药的干燥根;当归为东当归(Angellca Cutiloda)的干燥根;川芎为东川芎(Cuidium oftlnale)的干燥根茎;黄连为细辛幌子(Jeffeirsonia dubia)的干燥根茎及根;香薷为香薷(Elsholtziapairlni)的干燥全草;五加皮为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ssiliflo-us)干燥韧皮部;苍术和白术分别为关苍术(Atractylis iapo.niea)或朝鲜苍术的干燥根茎与块茎;白何首乌为隔山消 (Cyrmachumwifordii)的干燥根茎及根等。基源不同,科属不同,其化学组成、功效与毒性不同,混用会导致毒性反应。
4有毒朝药成分
有毒传统朝药如马钱子中含有有毒成分番木鳖碱。具有士的宁样作用;附子中的乌头碱、洋金花中的莨菪碱等成分 具有很强的毒性,其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但安全剂量小,在小剂量时具有治疗作用,用量增加、使用不当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药害反应。
5朝药用量不当
在《中国药典》中不属于有毒中药的药物,若超量用药也会发生药害反应,如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细辛过量会发生眩晕、肾损害。
6朝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
如生半夏有毒,而经炮制后的法半夏则毒性大减或甚微,但炮制不当则毒性成分不能完全去除称为留毒,使用后也会出现药害反应;其他如马钱子、附子、巴豆、朱砂、雄黄等 引起的不良反应均与炮制是否恰当有关。
7朝药煎煮不当
前人对汤剂的制备方法颇有讲究,煎法、火候、煎煮时间、加水量、取汁量、药物的先煎、后下等,不同的方剂制法要求不同。有些有毒中药长时间煎煮可以减毒,如含乌头类药
物应先煎、久煎,可以破坏乌头碱类双酯型生物碱,降低毒性,否则引起毒性反应,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则副作用相应越强。
8朝药污染
朝药材因保管不善引起的变质、霉变,或种植采收中农药有机磷污染、土壤中汞含量高等均可发生药害反应。
9用药途径不当
作为肌肉注射用注射液而用于静脉注射则易发生药害反应,严重的有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可能。
10用药时间过长引起蓄积中毒
如朱砂、雄黄使用时间过长引起蓄积中毒可损害肝肾功能。马兜铃酸小剂量长期使用发生肾功能衰竭。
1l中西药配伍禁忌引起
山楂、五味子、乌梅、山茱萸与磺胺合用会引起血尿;人参能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当归增加华法令出血倾向;甘草与水杨酸钠同用使溃疡病发生率增加。
12年龄、性别与体质差异引起
儿童、老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小,且较为敏感,临床使用时若不调整用量极易引起药害反应。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不合理用药会引发月经增多、流
产、泌乳减少等。
13朝药伪劣品种、假药、伪药所致
假药、伪药的使用,不仅延误病情,还可造成严重后果。如临床上有的地区处方木通而配方用了马兜铃科关木通,使用后出现肾损害,严重时会发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属于严
重的药害。
可见药品具有利害两重性,药品有优劣之分,药品拥有专利性,而使用者又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且药品在生产、流通环节又受到可获利性影响。这些众多的环节中某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有药害发生的可能。药害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传统朝药的基础研究,如传统朝药的整体作用、功能主治、毒性、炮制及其作用、药物配伍规律中毒救治等,并对一些含有害生物活性成分的药材,对其进行含量测定,象西药一样,在药典中注明该药材在使用时,应当遵医嘱、肾病患者禁用或慎用,并说明应用时要按时测定肾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停药等。
二是加强传统朝药合理用药的研讨和宣传,防止对传统朝药的不合理、盲目、混乱的应用,而不应该禁用某种有毒朝药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在管理的机制与体制上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医师法、药师法,健全医院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品生产的监管,提高制剂质量,防止不合格药品流通。
四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医师在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利弊,密切的观察用药反应,严格掌握朝医用药特点、规定的适应症、剂量、疗程、体质、禁忌症等。
五是防止药物滥用、误用,区别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反应,要有制度保证,及时监查与处理。推广基本药品与合理用药,加强处方药品管理。
六是采取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用药者的依从性。防止超量用药、擅自用药与滥用药品。让用药者了解药品使用的利弊。
总之,不仅每一位朝医药工作者都要正确的、客观的看待药害问题,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人提高对药害的认识,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药害的发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