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畲族医药的特点及其现代化发展道路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核心提示: 畲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应用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历史、地域的局限性,传统畲药材及其加工炮制等较为混乱,使用方法因人、因地而异。近年来,畲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特有的植物生态及
畲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应用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历史、地域的局限性,传统畲药材及其加工炮制等较为混乱,使用方法因人、因地而异。近年来,畲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特有的植物生态及其封闭的原始环境受到医药界的关注,其研究与应用日益得到重视。今后应在发掘整理的同时大力加强对畲药制剂的现代化研究,提高畲药质量。
1畲族医药的现状及特点
畲族历史悠久,至迟在唐朝时即已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生息、劳动、繁衍,有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历史、语言、风俗习惯、服饰,但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畲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大多数住在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畲人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畲族医药。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医疗技术,经济、方法简便、疗效明显,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畲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组成部分。畲医药在总结本民族医药经验的同时,吸收了中医药学等医药学理论,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医药体系。畲医临床主要用草药,在服药同时常配以银针刺疗,被人们形容为“一把草,一根针”。畲药有300多种,其中20种已载人《中国民族药志》。畲医用青草药讲究新鲜,时久不用,且用量较大,绝大多数用水煎服,有些单验秘方疗效显著。
(2)畲医绝大多数是祖传家技。医术传男不传女,但允许传给媳妇。行医方式为亦农亦医,少数外出游走。诊病以问诊为主,配合察颜观色,偶有切脉,只讲阴阳,不讲五行。后来逐步吸收了中医诊断方法,也开始重视切脉,运用四诊八纲。一般没有理论,少有文字记
述。
(3)畲医多数具有专长,分科按各自擅长,近似中医。也有按病种分科,如瘰疬、闻疮、鼻渊等科。畲医种廷志擅治瘰疬,已形成系统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他把瘰疬分成痰核、火核、角板、钢株、龙高、铁钉、葡萄、蛇盘等8种类型综合治疗,即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灸法,或膏药敷贴,或丹药外用;内服药视病情加减,可以把疬核拔除而疤痕较小,堪称绝技。畲医钟玉履则擅治小儿风症,名扬畲乡。
(4)畲医有自己独特的疾病观。如把疾病分为风、寒、气、血和杂症5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种,如风症分为72种,范围广泛,儿科疾病通称风症。畲医对疾病的命名多根据“症”而取,少数病名与中医病名相似,但内涵却不一样。
(5)畲医对有些病有独特的疗法。如治痧,畲医把中暑、感冒(暑热型)以及全身不适等都称为“发痧”,采取捏痧、刮痧、抓痧、挑痧等疗法。又如草药接骨,其方法多种多样,总的是手法复位、草药外敷、再加固定。
畲族医药学源远流长,药源丰富,用药方便,费用低,疗效好,丰富了民族医药学的宝库。但由于畲族地区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多数畲医是文盲或半文盲,致使有关畲族医药的历史材料匮乏,加上畲医多凭一技之长为生,一般都不愿外传经验,故对畲医畲药有待进一步挖掘、探讨。
畲药剂型种类主要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油膏、药酒等剂型,其中汤剂、散剂、药酒用之最多,其他剂型用之较少。畲药常用复方,少则几味,多则几十昧。
目前,畲族医药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成果,但全国还没有一家畲药制药厂,保健品厂规模也相当小,市场占有份额少,畲药的制备工艺、剂型种类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制作和丸、散、酒等传统剂型上,处于自采、自制、自我供给的传统生产水平上,无论是制备技术还是质量控制均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加强研究总结,使之与现代化技术和国际市场接轨。
畲药没有系统的质量分析与鉴别方法,仅有经验识别,不能保证畲药的质量,故畲药标准的尽早制定、颁布、实施将直接影响着畲药的监督管理、开发使用与推广、发展。
2 畲族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探讨
畲族医药与各民族的传统医药共同构成了伟大祖国的医药宝库,所以,对畲族传统医药的整理研究,也是提高整个祖国医药水平的需要。畲医药对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产生、发展的认识,以及对药物性能的认识,是现代医药必须加以研究、吸收与融合的。但畲族药物要得到发展,也必须走现代科技的道路。但在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畲药的同时,应该注重畲医药理论的特色。对畲药的研究、开发应建立在继承发扬畲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应该注重医药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当前应重视做好以下工作:
(1)对畲药资源进行调查。本草考证和生药学研究是保证畲药材质量、实现畲药制剂现代化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山区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之药源分布广泛、各地用药经验有异,存在着同物异名、同名异物、一名多物的现象,所以加强对畲药的基原调查、本草考证及生药学鉴别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仍有待加强和深入,特别是生物学研究还很薄弱,必须加强。
(2)加强对畲药化学成分药理学的研究。畲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是其治疗功效的基础,阐释畲药治病的机理,用现代科学观念和手段对畲药进行科学的解释是畲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但由于对畲药的化学成分、药理等的研究起步较晚,这方面的任务十分艰巨。
(3)畲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制剂工艺现代化。目前畲药制剂工艺简单、剂型单一、产品粗糙,因此,在加强畲药复方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畲药新剂型、新品种,提高畲药质量,是畲药发展的关键和必经之路。目前,对畲药制剂工业技术改造有两种思路:一是跟随中成药的现有技术设备,二是直接引进高新技术来装备畲药制药企业。笔者认为,这两种思路并不矛盾,畲药的发展是这两者的结合。中药和其他民族药在剂型改革、工艺研究等方面都有不少可资借鉴之处,而且也容易移植对接,但实现畲药现代化,使畲药走向世界,还应引进新的工艺、设备、技术,研制新的剂型,探索这些新工艺、技术应用于畲药的途径和经验,使畲药与中药、西药同步发展。
(4)畲药质量标准的现代化是畲药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畲药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畲药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上。对于畲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目前还刚开始,应加强对中药及国外天然药物法规、标准的研究、借鉴,建立畲药法规及标准,以确保畲药质量的稳定、可控。
(5)畲药在对某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颇具特色,应以此作为畲药发展的突破口。畲医对治疗外伤接骨、毒蛇咬伤、风痛、蛀骨鳝(骨髓炎)、月里风(产后感染)、小儿惊风等疾病医技独到、疗效显著。畲药的发展应特别注意对这些有特殊疗效的特色配方进行研究,并吸取中药方剂研究的经验,对畲药的配方组成进行研究,先做到精简处方、主要有效成分清楚。
综上所述,随着政府和医药学工作者对畲医药的重视,随着许多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逐渐被用到畲医药研究中来,畲医药必将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而发展,逐步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