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京族医药》序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5-25 14:11:22
  • 核心提示: 我国民族医药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是从1984年第一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以后全面展开的。这项具有抢救性质的工作,坚持了整整30年,形成了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一大批过去有文字

      我国民族医药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是从1984年第一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以后全面展开的。这项具有抢救性质的工作,坚持了整整30年,形成了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一大批过去有文字、文献记载的我国少数民族医药如藏族医药学、蒙古族医药学、维吾尔族医药学、傣族医药学、回族医药学、彝族医药学、朝鲜族医药学、哈萨克族医药学等得到了继承发扬;一大批本来无文字记载的、属于口头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民族医药如壮族、苗族、瑶族、侗族、土家族、畲族、羌族等民族医学得到发掘整理,用汉文编写出版了与中国民族医学概论、医学史、药物学和临床医学等相关的专著,开展了相关的事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它们曾经辉煌过的历史舞台。但这项工作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特别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人口均在10万人以下,他们面临着生存繁衍的压力,民族民间医药的发掘整理相对滞后。广西的京族医药就属于这一类。
        京族在古代是百越的一部分,是500年前从越南追逐鱼群漂流而来的移居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沥尾、巫头、山心“京族三岛”等地区,现有人口约23000人,是我国南方从事海洋渔业兼营盐业的海岛民族,也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他们聚居所在的北纬21°33’的亚热带地区,其生存环境、食物结构、生活习俗、疾病谱、死亡谱、医疗手段、药用动植物等,均有与我国内陆地区不同,各有特点,从而决定了京族传统医药独有的内容和特色。
      在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项目的支持下,从2011年开始,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合作,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黄永光(京族)牵头,组织该院民族医药研究室内的业务人员,走遍“京族三岛”,深入调查访问、走访记录,收集了大量民族民间医药资料,历时3年,终于编写成《京族医药》一书,填补了京族医药史上没有完整文字记载的空白,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宝库。这充分说明,任何民族,无论其大小,都有对生命的认知和“自以为是”的养生之道,都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防病治病手段,对传统医学都做出过或多或少的贡献。这就是医药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说明,京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越南是主体民族,在我国是少数民族。经过500多年的漫长岁月,京族医药已带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京族人民积累了在“京族三岛”生存繁衍的丰富经验。京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反映了我们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认知和尊重,表达了我们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全面普查、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决心。《京族医药》虽是草创之作,但其出版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