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羌医手法治疗方法学简介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杨福寿 王战国 兰轲 李红梅 杨福美 包希 时间:2013-08-28 15:04:00
  • 核心提示: 羌,狭义指我国的一个民族,广义为中国西部的古老民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殷甲骨卜辞中有“羌方”,即为商西强国;《史记》中有“禹兴于西羌”的记载;而《后汉书》是羌族史研
        羌,狭义指我国的一个民族,广义为中国西部的古老民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殷甲骨卜辞中有“羌方”,即为商西强国;《史记》中有“禹兴于西羌”的记载;而《后汉书》是羌族史研究最早、最周详的文献。古羌人与自然环境、居处条件和灾害疾病作斗争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掌握熟悉了人体与动、植物的属性与功能,对生命与自然有着独特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用于防病、治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由此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羌医药文化。羌医药的治疗方法与手段以它的简便易行、治法独特、疗效显著、就近取材、价廉等优点,深受本民族和其它民族的信赖,并得以在羌族聚居区世代流传至今。
        在羌医药的治疗方法与手段中,手法治疗是羌医药一个尤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羌医手法及推拿法是羌族按摩医师和骨科医师施用手为主的各种术式,作用于患者体表不同部位,进行治疗和检查的一种外治法,具有见效快、疗效高、运用方便快捷、成分低等优点,是羌族医药治疗疾病的一颗闪亮明珠,深受病员的欢迎。本文旨在根据笔者家族几代羌医师的临床诊治经验、族人世代相传的口述与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羌医手法治疗方法学概况,为羌医药传统文化的抢救与发掘、继承与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1羌医手法的历史与传承
    1.1羌医手法及推拿法的起源。在远古时代的生产生活中,古羌人使用原始的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与野兽搏斗,与自然界抗争,或人类之间的相互斗争,其间都不可避免地发生损伤病痛。一旦损伤病痛出现,古羌人则只能在本能的支配下用手法按压抚弄以图缓解伤痛。经过漫长的岁月,一些偶然能使伤痛缓解的动作成为羌人的一种经验而沉淀下来。随着羌人社会的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动作便逐渐成为一种与疾病抗争的手段,并为早期羌民族医学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民间羌医世代口传,羌族历史的“炎帝”时代,应用手法及推拿术治疗许多疾病,已经具备了,雏形。
    1.2羌医手法及推拿法体系的形成。夏商时代,羌族原始神巫盛行,神巫用以印证其神力的行为中包含着一定的按摩推拿术的雏形,如出土的殷甲骨文卜辞中或存女巫按摩治病的手法记述痕迹。汉时“后秦”以及之后的“西夏”据史料记载均为羌人所建立。西夏人注意吸收宋金医学知识,使得当时的羌医药有了很大的发展。西夏辞书《文海》中有关字词的释义反映出了西夏医学的大致概况,从基础理论、生理解剖、疾病质量、卫生保健、兽医等5个方面内容,较全面地介绍了西夏的医药学情况。西夏医药学主要承袭了中医学传统,也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影响,特别是吸收了藏和佛典中的一些医药卫生知识,同时西夏医学中表现出的巫术色彩亦比较浓厚,反映了西夏医药学自身的特点。历史上据传曾有相当数量的羌医药文献和记述手法推拿方法的文献书籍,可惜由于朝代更迭、战乱纷争不断,这些古籍文献保存至今的甚微,存留的大部分也流于国外博物馆。尤其遗憾的是,古代羌人的文字现今羌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很好的完整的传承下来,仅有的少量均在“ 释比”等高贵人手中,造成了羌医药知识不能以完整的羌文书籍形式记载、传承,羌医药知识和临床经验和技能主要是以家传或师承方式,部分用文字图案等形式,还通过羌族语言言传身教,方药对换等方法传授给后人。
    1.3羌医手法及推拿法的传承。历史上由于战乱纷争不断,曾经强大的古羌、大部分羌人强盛后分支,就像父母生了很多孩子,孩子长大成人后分家,如此之后,不断变化而成现今与汉、藏、彝、纳西、哈尼、景颇、普米、傈僳、白族、土家等几十种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羌兴盛时期所著的古籍文献也基本遗失殆尽。仅有岷江上游的羌人部落(今茂县、北川、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区),自秦汉以来即居住于此,一部分得以保存至今,即今日的羌族聚居区。传统羌医药文化、理论与疗法仍在这些地区以经验医学的形式传承,即以家传或师带徒的方式,通过言传口授、药方对换等方法传授。羌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挑刺、放血、打通杆、针灸、手法(推拿按摩)、刮痧、拔火罐,其中手法(推拿按摩)是传统羌医师须重点研习的技能,非多年的实践学习不得从业,深受群众的尊敬、信赖和喜爱。目前,除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县等羌族集居区的国有医疗机构和民间散在从事羌医药事业的技术力量外,还有一些人员在羌民族的发展迁徒过程中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外。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羌医药研究、推广、应用的人员仅约有200余人。
    2羌医基本手法及推拿法
        鉴于羌医药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羌医手法治疗的基本方法目前仅在羌族聚居区及其周边地区流传,目前尚无系统整理归纳的资料。本文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根据笔者家族几代羌医师的临床诊治经验、族人世代相传的口述与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笔者本人多年的经验体会,整理出羌医手法治疗方法学概况。本文所整理的羌医基本手法及推拿法,分别列出了其羌语名、音标注音、汉语译音与汉语名。由于篇幅限制,羌医的各种手法与推拿法不便一一详述,将在《羌医手法治疗方法学》(编撰中)和《羌医外治法》中进行详细的介绍。
        羌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I々丫义’亡彳々亡厶’
     力亡<<亡,了亡女亡厶’古丫厂尢(YABAU ECHEBES LE— GE NEPE STIHANG雅巴吾歙赤北司勒格纳朴司氐杭) 是在病人身上作各种有节律的动作。流传至今的基本手法  约有30多种,常用的有古T U厶TEX JIS,特西基司(推  法),1了亡亡亡厶zE TIES,则贴司(捏法),亡古厶E TIES,  歙贴司(按法),《力I厶GE LIS,哥里司(柔法),勿丐厶  DEKES,德可司(摸法),勿丫厶匆义厶DAS DUSD达斯都司  (摇法),吉勿)~GEJI DES哥基德司(空拳捶法),《亡坐厶  GE ZHI,哥知(刺法),<<古I厶GETIES,哥帖司(点法),  厶力/aSILIS,思里司(搓法),《专义勿义亡厶GECU DES,  哥醋德司(扣击法),I々义勿力I义丫YBAU DELEW,依巴  吾德里瓦(钻法),亡1了亡厶EZI FES,歙资夫司(抓法),  厂厶匆亡厶HES DUS,黑斯都司(提法),(<亡儿匆X厶  GEERWO DUERS。格尔俄都尔司(楸法),儿《义乙EK  GUO,尔过(拨法),F尸<<义厶ZESHI GUS,则什古司(拉  法),匆尸《义厶DESHI GUS,德什古司(上牵法),亡々l厶  EBINI.歙毕泥(背法),勿亡厂勿义日义厶DEHDU RUS,德尔都如司(抖法)等20种。羌医推拿按摩手法的运用与病人的病情、疾病的部位、以及医师的个人习惯与心得有关。但是运用的目的与原则都是一致的,要求手法柔和、有力、持久,并要求深透到组织间隙的深层部才能起到疗效。
    2.1  古T U&TEX JIS,特西基司(推法)。医师用拇指,掌心,掌根着力于患者软组织一定部位上或血脉和管道上,进行上,下、左、右推。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血脉支路和穴位,具有疏通血脉、消化积滞、舒活壅塞、健脾胃养肠道的作用。用于头痛、胃痛、腹痛及关节绞痛。
    2.2 P亡古亡/aZE TIES,则贴司(捏法)。医生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夹住施治部位把表皮和较深部的皮下组织捏起,随捏,随提,随放,随着向前捏起前进,此时皮肤一起一伏好似波浪;被着力的局部在手指的不断转动下捏起,再以手的自然转动,使皮肉肌筋自指腹中滑脱出来,如此反复交替捏动,使局部舒适并有温热感。本手法的运用应刚柔相济,灵活自如,适用于背脊颈项部,具有理气健脾,祛冰寒除湿,舒筋通脉的作用。用于小儿及成人消化功能差的纳呆症,肩背酸痛等。有皮损,破溃者禁用此法。
    2.3亡古厶E TIES,欺贴司(按法)。医师用单掌或双掌重叠按,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肌、皮肤,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能暴力或猛然按压。本手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常用于背和腹部,具有松弛肌肉、开窍通脉、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头痛、胃部痛,肢节酸痛麻木等病症。
    2.4《力l厶GE LIS,哥里司(柔法)。医师用手大鱼际或手指正面或掌根或小鱼际紧贴应揉的部位,腕转回环揉,揉时轻柔缓和,有节律。本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管道、温里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宽脾理气、消食停宿的作用。用于腹痛、胸肋胀痛、干便、肠泻及外力所致的红肿疼痛等。
    2.5勿了厶DEKES,德可司(摸法)。医师用手指腹或掌心面或全指腹面吸定在位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慢到快,和缓自如,有节律地旋转摸。本手法系治疗胸腹胁肋痛的常用手法,具有理气和中、消积导滞、除去石病、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作用。
    2.6匆丫厶匆)(厶DAS DUSD达斯都司(摇法)。医师使患者的某个关节作被动的还转活动。本手法具有通利关节、松弛肌筋、管道通畅、捺正复平等作用。用于四肢关节及颈项部,治疗关节强硬、曲伸不利等病症。
    2.7亡匆XGEJI DES哥基德司(空拳捶法)。医师用双手握空拳,用拳背、掌根、掌鱼际,或花椒棒捶在患者的疼痛部位和应诊的区域,有节律的如击鼓一般打捶施治部位。本手法可用于胸腰背臀部及四肢部,如击打足心、头顶、下肢,具有软坚散结、活血止痛、散寒除湿、疏通气血的作用。用于胸腰及四肢湿硬板状,肢体麻木,隐隐作痛,腰腿酸痛等病症。此法用于青壮年,年老体弱、小孩、心脏病者禁用。
    2.8<<亡虫厶GE ZHI,哥知(刺法)。医师用大拇指的指腹尖,着力于病痛部位,或特定区域,用力从轻到重直刺,压力频率均匀,动作要灵活自如,以点带面,要有深度。本手法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止痛活脉、调和内外、开胃养肠、除湿通道的作用。用于各种寒冷性疼痛与阵痛,红肿烧灼引起疼痛的禁用此法。
    2.9《古l厶GETIES,哥帖司(点法)。医师用手指屈指后的骨突部或花椒棒(牛角棒)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痛区域,着力按压,用力的大小,根据病情需要而决定;切忌不能用粗暴力量损伤人体,而应逐渐用力,再逐渐减力,反复运用。本手法具有疏通气血、软坚散结、止痛活脉,消宿食等作用。用于颈肩痛、腹部挛缩痛、腰腿痛、四肢痛等病症。
    2.10厶力&SILIS,思里司(搓法)。医师用双手拳内侧面挟住病痛部位,相对用力,用较快速搓,搓的同时缓慢移动作上下往返。本手法劲可用于四肢与颈肋肩部,具有舒筋活脉、止痛活脉、松弛肌肉、温中散寒的作用。用于四肢胀痛,腰胸痛,肩背痛,感冒头痛等病症。
    2.11  《古)(力)(亡厶GECU DES,哥醋德司(扣击法)。医师用手指末端稍屈曲,作鹰爪式自然而有节奏地扣击在病痛的部位。本手法具有祛风止痛、引病在表、活脉温筋、舒迫气血、消除劳累的作用。用于头痛,腰背酸痛,后期痛,血脉瘀滞痛等病症。
    2.12  J々义匆力I义丫YBAU DELEW,依巴吾德里瓦(钻法)。医师用手单指尖末端作用于在病痛部位,用手单指钻,着力由轻到重施治,节律进行、本手法可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粘连、发硬麻木、冷痛等,具有破结消瘀、散寒除湿、活血止痛、活脉温筋的作用。用于腰背胀痛,四肢及肩、颈硬结痛等病症。
    2.13  亡1了[EZI FES,歙资夫司(抓法)。医师用单手或双手指稍屈曲作钉耙样,轻松自然上下左右地不断抓于施治部位。本手法具有催眠安神、松弛肌肉神经、养血补中气、调和血脉的作用。用于顽固失眠或一般失眠、心情烦躁、头痛、胃腹不适等病症。
    2.14厂厶勿亡厶HES DUS,黑斯都司(提法)。医师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食指或其它指作钳形,夹提病痛部位或区域;手指用力应对称,由轻而重,不能突然暴力;一边提,一边作连续的旋转移动,或上下前后移动,动作缓和、有连贯性。本手法常用于颈项、腰部、肩部、四肢部等,具有疏通胃肠道之郁气、解四肢颈肩石病之疼痛的作用。用于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胃痛腹中不适等病症。
    2.15  <<亡儿勿义厶GEERWO DUERS,格尔俄都尔司(楸法)。医师用单手拇指和食指作钳形,着力在病痛部位或区域,用适度的力量楸,同时缓慢移动前进。本手法常用于颈项腰背腹部,具有活脉温筋、散寒除湿、打通管道、除腹部肌挛缩的作用。用于筋结不畅,石阻颈项疼痛,腰痛等病症。
        
    2.16儿<<义舌EK GUO,尔过(拨法)。医师用指腹着力在病人的疼痛部位拨动肌肉或筋,使其感觉有跳动感。本手法常用于颈胸腰背四肢部,具有软坚散结、止痛活脉、舒筋破血脉的作用。用于颈部增生病、胸背陈旧性压缩骨折后遗、腰背板硬痛、腰椎间盘脱出病、梨状肌痛病、坐骨神经痛、腰椎横突综合征等病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