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瑶族同胞居住在高山大岭,长期以来积累了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几乎人人都懂得几种草药,防病、治病靠自己摘草药治疗和保健乎每当您到瑶胞家作客,都会看到家家户户都有个木桶,叫做“澡桶”,那是专门洗药
瑶族同胞居住在高山大岭,长期以来积累了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几乎人人都懂得几种草药,防病、治病靠自己摘草药治疗和保健乎每当您到瑶胞家作客,都会看到家家户户都有个木桶,叫做“澡桶”,那是专门洗药水澡用的,即药浴,既可健身、洁体,又可防病、治病。瑶族庞桶药浴已经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与机理
瑶族支系众多,几乎多数支系都有药浴的风俗。瑶族庞桶药浴,就是瑶族同胞每天劳动后都要采集新鲜草药,分别捆成小把,放人大口锅中煎煮,药液煮沸后半小时左右,趁热倒人大桶中,加冷水适量,保持水温在38℃左右进行洗浴。规矩是先客人后小孩,最后大人洗。每天浸泡l次,每次30 min左右。
瑶医认为,人体内脏之间、人体内脏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而维持相对盈亏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盈亏平衡因外界或人体内部某些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完全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盈亏是人体对病因反映的一种病理,说明人体要保持健康,平衡是根本,平衡是关键。一旦平衡被破坏,疾病就会发生。在这一理论思想指导下,瑶丢审症治病的方法是根据机体不平衡之所在,采用各种药物或非药物的治疗方法,调整或促使机体与周围环境及机体各脏腑之间盈亏达到平衡,从而使病体恢复正常。
瑶族庞桶药浴就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所实施的温知外治方法,以其祛除风湿、舒筋活血、解毒通络、强身建体之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调整机体盈亏平衡状态,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功能。实践证明,瑶医特色庞桶药浴具有简便廉验、安全有效的特点。
应用
适应病证:适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疼痛、急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偏瘫、头痛、多发性神经炎、跌打损伤、皮肤瘙痒、妇女产后诸风、外感身痛等症:
药物组成:瑶族喜欢采集半枫荷、透骨香、钩藤、九节茶等十余味草药来洗浴。全方以半枫荷祛风、活血、止痛为主;配透骨香、九节茶等活血舒筋、祛风镇痛;佐以钩藤等通络解毒、熄风止痛。全方合用,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解毒通络、强身健体之功。
药浴方法:使用不锈钢锅,一般将药物煮沸20~30 min。滤取药液置浴盆内放至适宜温度,浴盆为专用木桶,深80 cm,直径75~80 cm,药液量一般为20~30 kg,以药液能淹没浴者肩头(坐姿)为宜;洗浴温度,一般为38℃~42℃,根据浴者耐受程度及季节变化提高或降低,以能让皮肤发红,全身发热,汗出为宜。温度不够时需添加热药液。一般7天为l个疗程。急性病者用2个疗程,慢性病者用4个疗程。
注意事项:洗浴时间一般为l5~30 min,时间太短不能发汗,药物不能通过皮肤而被吸收;时间太长易致脱水。洗浴时要注意及时补充体液,避免感受风寒,要一边浸泡一边揉搓、按压全身或患部,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药物吸收。
药浴禁忌:孕妇、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有出血倾向者、皮肤严重破损者、有活动性肺结核及其他传染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病、癫痫、不能自我约束者等。
结语
瑶族特色庞桶药浴历史悠久、方法独特,它是在瑶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本地区道地药材,并针对当地多发病、常见病、地方病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外治方法,兼有预防、保健等多种功效,渐渐成为临床各科常用的治疗手段,有丰富的医疗经验、独特的临床疗效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