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治验硬皮病1例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10-03-26 14:58:00
核心提示: 硬皮病,是以皮肤增厚、硬化为临床特征的结缔组织商,其特点是指关节强直或弯曲成爪状,屈伸不利及汗毛脱客、无汗、干枯、僵硬发亮成蜡状、面部皮肤绷紧、皱纹消失、表情呆板,还可出现畏寒肢冷、乏力等症候。
西医
硬皮病,是以皮肤增厚、硬化为临床特征的结缔组织商,其特点是指关节强直或弯曲成爪状,屈伸不利及汗毛脱客、无汗、干枯、僵硬发亮成蜡状、面部皮肤绷紧、皱纹消失、表情呆板,还可出现畏寒肢冷、乏力等症候。
西医认为硬皮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失调有关,属于蒙医“图来”或“和如乎”(痹)证范畴。其病因是正气虚弱,人本“赫依”、“希拉”、“八达干”三要素紊乱、阴阳失调、风寒湿等外邪入侵肌肤、血管、血脉等,使经络痹阻,阳气不行、血瘀不饧而引起组织器官失去濡养,而出现硬皮病的一系列症状。 蒙医审因论治,以补气养血、去瘀生新、温经通络法则。 典型病例:田某,女,17岁,学生,于2006年10月9日初诊。患者自诉在1年前秋季因淋雨受凉患重感冒愈后出既双侧手指僵硬,强直屈伸不利,面部皮肤绷紧,右侧面部眶嘴角3cm处4×5.5cm的皮肤发亮成蜡状,皮下组织萎缩、凹陷、无弹性,同时胃寒肢冷乏力等症状。
治以补益气血、温通经络方法,药用诃子20g石菖蒲10g、制草乌10g、广木香10g、麝香1g、黑云香10g、红花15g、刺柏叶10g、三七30g、蒺藜10g、桂枝20g、当归20g、黄芪30g、红参30g、鹿茸15g,并研细面,其早晚各服3g,同时将该药粉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面部患处,每目更换1次。用此方法治疗3个月后病初症状消失,面部皮肤恢复正常。 体会:此方是以蒙药“五凤丸”为基础方加味而成.“五凤丸”具有消“黏”,祛“八达干”、“赫依”和燥“黄水”的功效,是治疗痹症的良药,加用黑云香、红花、刺柏叶、三七、当归活血养血通络、祛瘀生新,桂枝、蒺藜增加其温通经脉、软坚散结的作用,黄芪补益阳气,共达扶正祛邪愈病的目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