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哇(感冒),简称“哇”。傣医根据感冒发病的不同季节分别称为哇皇、哇嘎、哇芬三季感冒,即热季感冒、冷季感冒和雨季感冒。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嗽痰黄或白、咽痒或痛、鼻塞流涕等为共同的临床表现。傣医认为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病理情况下,外界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条件会影响病情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发生于不同季节的感冒,其病理变化不同,故在治疗的时候也应根据不同季节而选用不同的方药。本病起病急、病程短。发病季节不同,病理表现各异,当分类加以辨治。
1兵哇皇(热季感冒)
1.1夯帕雅(主症):发热,头身痛,微恶寒,汗出,咽痛口干,咳嗽有痰色黄,鼻流脓涕,尿黄,苔薄白或微黄,三部脉(前额脉、手腕脉、足背脉)快而表浅。
1.2多雅(治法):清解热风毒邪,除风化痰止咳。
1.3把雅(方剂)
1.3.1雅解沙把(百解胶囊),口服,每次4—8粒,每日3次。
1.3.2雅叫哈顿(五宝胶囊),口服,每次4~8粒,每日3次。1.3.3雅哇腊鲁皇(罕满龙感冒方)
1.3.4哈罕满龙(黄花稔根)30g,哈娜龙(艾纳香根)15g,哈娜妞(臭灵丹根)15g,哈哈(白茅根)15g。水煎服。
1.3.5南晚囡(小黄伞)、沙海(香茅草)、芽沙海藤(野香茅草)、摆埋丁别(灯台叶)各15g。水煎服。
1.3.6咽喉痛剧,咳吐大量脓痰者,取南晚囡(小黄伞)159,娜罕(羊耳菊)根15g,雅解先打(傣百解)15g。水煎服。
1.3.7咳吐脓痰带血丝者,取答波(藕节)30g,嘿亮龙(大止血藤)15g,雅解先打(傣百解)15g。水煎服。
2 兵哇嘎(冷季感冒)
2.1夯帕雅(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周身不适,咳嗽,小便清长,舌淡苔白,四肢及前额摸之不温,三部脉表浅而慢。
2.2多雅(治法):除风散寒,通气止痛。
2.3把雅(方剂)
2.3.1 雅解沙把(百解胶囊),口服,每次4—8粒,每日3次。
2.3.2雅拢恒拦火想(除风颈痛方)
组成:哟沙梗(卵叶巴豆鲜根)10g,匹囡(胡椒)5g,辛蒋(鲜小姜)10g。红糖为引。水煎服。
2.3.3叫哈荒(生藤)10g,娜罕(羊耳菊)15g,哈麻喝(洗碗叶根)15g,摆娜龙(冰片叶)10g。水煎服。
2.3.4咽喉疼痛者,取哈吐崩(四楞豆根)15g,哈帕利(旋花茄根)15g,巴闷烘(苦冬瓜)5g。水煎服。
2.3.5雅叫哈顿(五宝胶囊),口服,每次4—8粒,每日3次。3兵哇芬(雨季感冒)
3.1夯帕雅(主症):头痛,身热,出汗多,鼻流清涕,咳嗽痰多,胸腹满闷,周身酸痛,四肢无力,不欲食,食则欲呕,腹痛腹泻,便稀,舌淡苔白腻或黄,脉慢而无力。
3.2多雅(治法):除风利水,解毒止痛。
3.3把雅(方剂)
3.3.1雅解沙把(百解胶囊),1:3服,每次4~8粒,每日3次。
3.3.2苏藿感冒汤:组成:摆阿(苏叶)10g,藿香15g,哈波丢勐(茴香砂仁根)30g,生姜15g,苡仁30g,罕毫喃(水菖蒲)15g,先勒(十大功劳)30g贺抱勒(金花果)10g。水煎服。
4讨论
兵畦(感冒)是临床常见而多发的疾病,中、西医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失治、误治和用药不当,可导致慢性炎症而引起鼻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疾病。对于本病,千百年来傣医根据不同证型应用傣药进行治疗具有很多的单验秘方,笔者通过收集整理后,特以介绍供同道参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