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傣医治疗拢蒙沙嘿档龙(细菌性痢疾)的验方介绍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10-02-20 11:04:00
  • 核心提示:  拢蒙沙嘿档龙(细菌性痢疾),指因饮食不节,复感受时邪疫毒,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湿热或寒湿蕴结晒龙(大肠),气血壅滞,传导失常而致,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泻下红白脓血粘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病证。是最常见

      拢蒙沙嘿档龙(细菌性痢疾),指因饮食不节,复感受时邪疫毒,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湿热或寒湿蕴结晒龙(大肠),气血壅滞,传导失常而致,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泻下红白脓血粘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病证。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三季均可发病,但以腊鲁皇(热季)、腊鲁芬(雨季)为多,在小儿和老人或身体虚弱人中,常因急骤发病,高热惊厥,昏迷厥脱而导致死亡,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对于本病,临床上傣医将之分为拢蒙沙嘿档龙皇(热性细菌性痢疾)、拢蒙沙嘿档龙嘎(寒性细菌性痢疾)两类进行论治。
      1  拢蒙沙嘿档龙皇(热性细菌性痢疾)
      1.1 1临床表现:腹痛阵阵,腹痛拒按,便后腹痛暂缓,腹泻,里急后重,日行10余次,或数10次,便下脓血,气味腥臭,红多白少,肛门灼热疼痛,小便短赤,发热恶寒,口干舌燥,苔黄厚腻,脉行快。
      1.2治法:清火解毒,止血止痢。
      1.3方药
      1.3.1雅解沙把(百解胶囊),口服,每次4。8粒,每日3次。

      1.3.2嘿别泻痢汤:嘿别龙(葛根)30g,大树黄莲30g,白头翁15g,芽英热(车前草)15g,抱勒(金花)10g。水煎服。
      1.3.3哈习列(黑心树根)30g,腊肠树心30g,哈麻溜(大柠檬根)30g,蔓荆根30g,(清明花)15g。水煎服。
      1.3.4哈喝布(小刺黄茄根)30g,哈帕楠(滑板菜根)15g,哈、摆帕利(旋花茄根和叶各)30g,谷子30g,大树黄莲30g。水煎服。
      2拢蒙沙嘿档龙嘎(寒性细菌性痢疾)
      2.1临床表现:腹痛拘急,腹泻,便下粘液脓血,日行十余次,或数十次,白多红少,或纯为白色胶状便,里急后重,肛门坠胀,腹部胀满,小便混浊,恶寒发热,头身困重,口中粘腻,苔白厚腻。脉行慢,
      2.2治法:温补四塔,止泻止痢2.3 方药
      2.3.1雅解沙把(百解胶囊),口服,每次4~8粒,每日 3次。

      2.3.2麻喝止痢汤:哈麻喝(洗碗叶嫩)10g,贺哈(红豆蔻)10g,姜l0g,胡椒7粒。捣细,加酒为引内服。
      2.3.3哈麻电(圆锥南蛇藤根)30g,哈儿告(藏药木)30g,哈埋马(绣毛野枣根)15g。水煎服,以酒为引内服。
      3讨论
      傣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腊鲁皇(热季)、腊鲁芬(雨季)饮食不节,或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性热之品,积热于内风、火偏盛;或平素喜食酸冷性寒之品,寒湿水饮蕴积于内:复又感受时邪疫毒,诸因相合,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火过盛或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排出毒素,蕴积肠道而致。对于本病的治疗,傣医根据其病位在下盘,应以先解后治,先服解药,再按下病治下的原则,辨清寒、热之性分别采用清火解毒,止血止痢和温补四塔,止泻止痢的治疗方法,按病证不同选择上述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便可收到良好的疗效。以上治疗方法及疗效确切、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