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变态反应性五官科疾患由于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该病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其特点为:起病急、消失也快、病程长、复发率高,笔者运用蒙药内外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104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4例中男性71例,女33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8岁,平均29±11.6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2月,平均22±12.3月,初发者38例,复发者66例。
1.2临床表现: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鼻腔干燥、鼻酸为主,常有眼、耳、咽喉痒感、咳嗽、呼吸困难、头痛、流泪、嗅觉减退、耳鸣、鼻腔发痒或肿痛、失眠、流鼻血等症状。2治疗方法
内服蒙药早:通拉嘎-5,15粒;中午:哈玛日-18,15粒;晚:吉召木道吉15粒口服、以额日敦一7味汤3g为引子送服晚药。除此之外根据病情选用查格德日、依赫汤、额尔敦一7味汤、那仁满都拉、萨仁嘎日迪等制剂。滴鼻剂:红花、栀子、广木香、蔓荆子、地锦草、甘青乌头、白芷、甘草、诃子、奶黄油等组成。水煎1小时后放凉滴鼻孔1日3—5次。吸鼻粉剂:传统验方哈塔嘎其一7、加光明盐、山奈、贝齿、黑凡组成。熏剂:安息香、丁香、白云香、黄柏、石菖蒲、可瓜子、蔓荆子、商陆、沉香、诃子、甘节、薄荷组成。研成细末,用棉花布卷成香烟状,点燃一头,用热烟气熏疗,轮流熏两个鼻孔,每次5~10分钟为宜。
3治疗结果
痊愈28例,占26.87%:显效42例,占40.3%;有效30例,占29.1%;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27%。
4病案举例
阿某,男,40岁,蒙古族,患者自述鼻痒、打喷嚏、流水样鼻涕、鼻塞已有3年,每年7—9月份症状加剧,近年来发作频繁,伴有眼痒、耳痒、咽痒、鼻腔干燥、有时流鼻血,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均疗效欠佳。诊见:流泪、眼红、鼻附近有压痛、鼻腔黏膜淡自水肿,临床诊断: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早上通过嘎-5味丸,15粒;中午查格得日/10粒,加哈玛日l8/10粒口服;下午沏其日甘一5味散39;晚上吉召木道日吉15粒,用额日敦-7味汤送服。配合蒙药滴算剂和熏疗,10天为l疗程,患者逐服10天后痊愈。
5讨论
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接触某种抗原后产生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在临床上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目前短期疗效显著而未研制出根治的药物和方法。在控制病情后消除致敏原或离开有致敏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最有效的治疗原则之一。本病属蒙医“亚玛病”范畴。笔者认为患鼻亚玛病大多因机体三元素失去平衡、糟粕与精华的分化紊乱,黄水混浊,堵塞血脉,上行赫依(气)逆反,伤黄水耗血,气血不畅时毒邪侵犯,卫外失固,失去抗病防御能力,瘀聚不化,机体与毒邪相搏所致。蒙药通拉嘎一5、那仁满都拉具有清浊利水,调节寒热之争,促进糟粕与精华的分化,增强抗病防御能力。依赫汤、额日敦一7味汤能调元滋补,清热解毒,收敛去邪,扰敛扩散之毒,调节寒热。萨仁嘎日迪、吉召木道日吉杀虫、止痛、散瘀、祛“亚玛”。滴鼻药水具有通窍清孔杀灭黏虫。外熏药能杀虫、消肿、排脓、消窍、止痒。哈塔嘎其一7味散生肌收敛,修复黏膜组织的损伤。蒙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理以及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