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属于上行感染,多发生于分娩后,流产后及官腔内手术操作后,亦可由于经期房事、不洁性生活所致。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未经正规有效的治疗而病程迁延所致,但也有起病缓慢无明显变化急性经过者。慢性盆腔炎不同于其他内脏的炎症,大部分为逆行感染所致。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盆腔炎,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少,但疗效有限。实践证明,维吾尔医药治疗妇科慢性病,尤其是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其独到之处,在妇产科领域中显著疗效得到了妇科专家的认可,并使广大妇女收益。
我院于2001年1月一2006年对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维吾尔医成熟清除疗法、灌肠疗法、药物及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l临床资料
200例住院患者,年龄25—43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5个月;异常黏液质型88例、异常胆液质型76例、异常黑胆。质型36例;有不洁性生活史,人流,放环,取环,分娩,子宫输卵管造影及盆腔手术史。临床表现;下腹一侧或两侧针刺样疼痛、腹胀、腰骶部胀痛、白带增多,性交、经期或劳累后疼痛加重,经妇检,一侧或两侧附件增厚,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压痛,或者在盆腔一侧或两侧可摸到包块,B超显示炎性包块,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曾用维医治疗。2治疗方法2.1成熟清除疗法:维吾尔医治疗现明确引起失调的异常体液类型为成熟致病物质,并将其排除体外,首先给予该体液的成熟剂,待物质成熟的特征出现后,再给予清除异常体液的清除剂,待全身被清理之后,再据失调气质引起的疾病给予专门的治疗药或补益药。2.2灌肠疗法:用维吾尔医药曲皮亲灌肠液、土茯苓、黄连、水山银、芳香子、茜草、蛇床子、白花蛇皮等维草药,经我院制剂室加工而成的液体,100ml/包,保留灌肠,每晚1次,10一14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经期暂停,急性发作期及经期加用抗生素治疗。灌肠注意事项:嘱病人排
空大小便,左侧卧位,并垫高位,用一次性导尿管,插入深度以22~30em为宜,注药后以膝胸卧位20分钟。2.3药物疗法:使用抗炎、清血、止氧功效的雀普秦蜜膏(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制剂中心产品)口服,每天3次、每次
治愈:妇科检查、B超提示盆腔正常,临床主要症状消失,3个月后未复发;好转: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包块缩小,自觉症状消失;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变。4治疗结果
200例患者中,痊愈132例、痊愈率66%,好转6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5%。5讨论
我国以中医为主导的传统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中国对人类贡献最伟大的事业之一,正日益被全世界所公认,而作为传统民族医学之一的维吾尔医学,经过几千年的漫长、艰难的岁月,根据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探索和积累,并吸取东西方医学的精华,也创立了自己的一套诊治疾病的治疗学说及比较完整的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融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大家庭。体液学说和气质说是维吾尔医学生理学与病理学的集中体现,在整个维医理论体系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体液学说的这一理论对维医临床、基础理论、维药学的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维医基础理论认为体液平衡是以液体在量和质方面的动态平衡为基础的,这种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保持健康的先决条件,维医病理学突出体液和气质异常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气质失调可分为非体液性气质失调和体液性气质失调,其中体液性气质失调包括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黑胆质等体液的异常变化。维吾尔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是由于体内外因素是体液平衡失调发生量和质的异常。维吾尔医基础理论认为,体内异常咸味偏盛或者异常胆液质偏盛,临床上以异常成味黏液质性盆腔炎多见。异常成味黏液质性体液中混入胆液质体液时.可形成咸味黏液质体液,这种异常黏液质体液质体液聚于组织间隙中,会刺激细胞壁,甚至破坏细胞膜,阻滞血液的正常运行,而引发子宫及输卵管炎症等炎性疾病。
致病菌经子宫内膜感染后侵犯子宫肌层,浆膜层,最后累及宫旁、结缔组织或经子宫内膜使输卵管内膜受累后在经输卵管伞播散于盆腔结缔组织,同时,妇女内生殖器于腹膜最低处,炎症吸收慢,易迁延至慢性炎症性包成。由于急性期不规则用药或治疗时间不足,细菌产一定的耐药性。同时,因局部慢性炎症使药物不易吸收此一般抗生素疗效不大,所以不能以疗效不佳而使患期使用抗生素。否则,不但对治疗无益,反而会引起肠群失调的严重的并发症。为彻底消除病根,防止日后发作,对于慢性盆腔炎必须采取全身与局部综合性滩施,本治疗组应用维草药成熟清除疗法,灌肠、外敷、理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节省抗生素的应用,经济又患者易于接受,无毒副作用,以上维草药均具有清热活血散瘀、减轻粘连和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通过灌药,药液直接经肠黏膜吸收,增加直接渗透作用,且俩定温度,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循环,又增加了药物收。从而加速炎症吸收,提高了治愈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