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壮医竹筒灸疗法

  •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 作者: 时间:2007-09-15 17:42:42
  • 核心提示: 竹筒灸疗法是流行于广西南部壮族地区的一种民间疗法。其原理是利用艾绒和热的温和作用,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痹症、痛症、感冒、咳嗽、哮喘等病症。治疗各种痹症及腹痛、腰痛时可直接灸治痛

        竹筒灸疗法是流行于广西南部壮族地区的一种民间疗法。其原理是利用艾绒和热的温和作用,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痹症、痛症、感冒、咳嗽、哮喘等病症。治疗各种痹症及腹痛、腰痛时可直接灸治痛处,咳者可灸风门穴(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哮喘者可灸定喘穴(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感冒者可灸大椎(背部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风门及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肱二头肌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灸洽2~3次,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方法如下。

        用一根长约8厘米、直径4厘米的竹筒一端留竹节,另一端锯掉竹节,然后在竹筒两边距口径约2厘米的地方,分别开两条长方形的气槽,气槽宽约2厘米,长达另一端的竹节。操作时,先用芋头切成厚度约2毫米的薄片,粘贴于竹筒的开口端,然后填入艾绒,填至气槽开口处,点燃艾绒,以粘芋头的一端轻轻压在痛点或选取的穴位上,直至局部感到灼热时,再重压竹筒,此时热感消失,约过10秒,即可移开竹筒,完成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