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在农村尤为多见。笔者采用祖传土家草药偏方治疗28例跟痛症患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I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均为得到随访的门诊病人,男8例,女20例:40岁以上
2治疗方法
拘骨根、散血草、钓鱼草、路边姜、马鞭草、柴蒿各
3结果
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局部压痛消失,晨起或久坐后、站立行走时不痛,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局部压痛明显减轻,站立及行走时不痛或稍痛.但劳累或天气变化时仍有轻徽疼痛及麻木。
3.2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治疗时间最短7天。最长1个月。临床治愈19例,显效9例,除1例不小心轻度烫伤足底外。其余未见不良反应。
4讨论
多种报道均认为骨刺不是引起跟痛症的主要原因,而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长期硬地站立行走,跟部承重力的改变,跟骨结节部遭受慢性牵拉,局部组织发生退变、硬化,骨刺形成,同时局部充血水肿而引起无菌性炎症所致。因此治疗期间穿高跟软底鞋,避免长期站立行走及剧烈运动。
土医草药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湿化痰,消肿止痛为治疗原则。方中枸骨根(又名猫公刺、六角茶)是一种常见的土草药,且分布广泛,药易得,它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软坚散结,祛风止痛的功效;散血草(又名白毛枯草)系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痰活血之功;钓鱼竿(又名腹水草)为玄参科植物腹水草的全草,味苦性辛凉,它具有利尿散瘀解毒之效;路边姜(又名自马骨)为茜草根科植物六月雪的全株,性味苦辛凉,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马鞭草(又名马鞭兰)是一种地道土草药,味苦微寒,具有凉血破血、杀虫消胀的作用;柴菁(又名皇后蒿)是一种地道土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诸药合用,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使粘连、痉挛、僵硬的组织变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方法疗效好,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任何痛苦,地道药材。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方便。病人能在劳动工作的同时得到治疗,更适应于贫困地区农村患者需要。应值得推广普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