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土家药熏蒸浸泡治疗跟痛症28例临床观察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 王珍莲 时间:2007-04-21 17:01:53
  • 核心提示:   跟痛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在农村尤为多见。笔者采用祖传土家草药偏方治疗28例跟痛症患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I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均为得到随访的门诊病人,男8例,女20例:40岁以上2l例,病程l周一3年不等。

       跟痛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在农村尤为多见。笔者采用祖传土家草药偏方治疗28例跟痛症患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I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均为得到随访的门诊病人,男8例,女20例:40岁以上2l例,病程l周一3年不等。临床表现为足跟痛,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与跖筋膜附着处或足跟外有l3个压痛点,重者,晨起或久坐、站立时跟部疼痛明显。甚则不敢着地,步履艰难。所有患者均行跟骨正侧位摄片检查.全部为跟骨骨刺形成。治疗前均经血尿酸化验检查。排除痛风病可能。

    2治疗方法  

        拘骨根、散血草、钓鱼草、路边姜、马鞭草、柴蒿各50g(新鲜者l00g为佳)。用刀砍切成碎块或碎节,加水5000ml,置灶煎熬。一般沸后30—60分钟即可,将煎熬的药液倒入柱式木桶或木盆里,立即曩患者将患足伸入木桶或木盆内并用厚棉布将桶口连同患足罩住,勿使蒸气外泄。充分熏蒸患处。以患者徽出汗为最佳,但千万注意勿使足伸入滚烫的药液里。以免发生烫伤。当药液温度降至皮肤能以承受最低限度时,将患足浸入浸泡,并不断活动跟骨。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直至痊愈。

    3结果

    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局部压痛消失,晨起或久坐后、站立行走时不痛,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局部压痛明显减轻,站立及行走时不痛或稍痛.但劳累或天气变化时仍有轻徽疼痛及麻木。

    32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治疗时间最短7天。最长1个月。临床治愈19例,显效9例,除1例不小心轻度烫伤足底外。其余未见不良反应。

    4讨论

    多种报道均认为骨刺不是引起跟痛症的主要原因,而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长期硬地站立行走,跟部承重力的改变,跟骨结节部遭受慢性牵拉,局部组织发生退变、硬化,骨刺形成,同时局部充血水肿而引起无菌性炎症所致。因此治疗期间穿高跟软底鞋,避免长期站立行走及剧烈运动。   

    土医草药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湿化痰,消肿止痛为治疗原则。方中枸骨根(又名猫公刺、六角茶)是一种常见的土草药,且分布广泛,药易得,它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软坚散结,祛风止痛的功效;散血草(又名白毛枯草)系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痰活血之功;钓鱼竿(又名腹水草)为玄参科植物腹水草的全草,味苦性辛凉,它具有利尿散瘀解毒之效;路边姜(又名自马骨)为茜草根科植物六月雪的全株,性味苦辛凉,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马鞭草(又名马鞭兰)是一种地道土草药,味苦微寒,具有凉血破血、杀虫消胀的作用;柴菁(又名皇后蒿)是一种地道土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诸药合用,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使粘连、痉挛、僵硬的组织变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方法疗效好,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任何痛苦,地道药材。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方便。病人能在劳动工作的同时得到治疗,更适应于贫困地区农村患者需要。应值得推广普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