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五味甘露药浴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核心提示:1方剂来源及其演变“五味甘露药浴”,最早记载于公元8世纪著成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该书后续医典第23章械浸浴法,日:“浸浴疗法有水浴、缚浴之分,水浴通常则为热水浸之,适宜治疗肢体僵直、疮疡……等疾患。若此法无效,则
1方剂来源及其演变
“五味甘露药浴”,最早记载于公元8世纪著成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该书后续医典第23章械浸浴法,日:“浸浴疗法有水浴、缚浴之分,水浴通常则为热水浸之,适宜治疗肢体僵直、疮疡……等疾患。若此法无效,则用五味甘露煎之”。首次提出了五味甘露药浴及其用途。但对其药物组成、剂量、制法等书中并未详细记载。公元1640年,《四部医典》藏书注释本《蓝琉璃》问世。该书对五味甘露药浴剂的药物组成,有了明确地补充,“照山白、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称为五味甘露,将此著名五味甘露药浴运用……而治之。由此可见,五味甘露药浴在当时已是颇具出名的治疗方法,随着《四部医典》、《蓝琉璃》等藏医经典著作传人蒙古,五味甘露药浴在蒙医临床实际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并有较多补充、丰富和新的发展,至清代已趋成熟。19世纪中叶著成的蒙医经典医籍《蒙医药选编》,对五味甘露的药物组成、适应症、禁忌症、配伍、主治等有了全面、细致的阐述。
记载摘要:五味甘露药浴由照山白、刺柏叶各1份,水柏枝、麻黄各2份,小白蒿3份组成;以上5味为主药,每份之量以1斤以上为佳,且可根据病情加减药物,灵活施之。该法适宜四肢强直,疖痈,疡疮,皮肤肿胀,妇女病,肌肉及骨骼黄水积贮,背弓腰曲,肌肉干瘦等陈旧宿疾,特别是对一切“赫依”病,浴法治疗颇为有效。但禁忌对瘟痛、增盛热、体虚者进行浴疗。五味甘露药浴制法独特,以7天或21天为l疗程,每天入浴。方中刺柏叶主治肾病;照山白祛除痰邪;水柏枝清毒;麻黄降肝热;小白蒿消肿燥黄水。五味配合,具有祛痰化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壮腰等功效。
2药物用量、制法及用法
据《蒙医药选编》记载药物用量为:“照山白、刺柏叶各1份;水柏枝、麻黄各2份;小自蒿3份;且每份的量以1斤以上为佳。”制法:将上列药物入锅。加满清水煎煮,水煎煮蒸发至1/2时,取出煎好的药液储留。再往存在药渣的锅内加满水,量同上。重复煎煮,待水煎煮蒸发1/3时,再次取出药液储留。然后再往存有药渣的锅内加满水,重复煎煮,水蒸发至约1/3时,用筛过滤药渣。将3次所煎好的药液加在一起,即可使用。用法:五味甘露药浴法7~21天为1疗程,须每天人浴。首先将药水加热至适当温度,约在37~C~42~C左右入浴。稍凉时频加热药水使温度保持在37~C~42~C为宜。在药浴过程中须每日再添煮适量药液,以补充药力。
3方剂功能主治及方解
五味甘露药浴剂,具有舒筋散结、通络止痛、益气补肾、祛燥黄水等功效。临床中主要治疗四肢僵直或拘挛,关节肿痛、肌肉萎缩等“黄水”疾患。对皮肤瘙痒、干燥、疮疡亦有较好的疗效。方中刺柏叶味甘、涩,性凉、轻、钝,用以清肾热,燥黄水;照山白味甘、苦、涩,性温、软,可祛寒止痛;水柏枝味甘、温,性凉、钝、重、固,以清热、敛毒、祛黄水、清肉毒;麻黄味苦、涩,性凉、钝、轻、涩、燥,以清热,除血虫,破痞消肿,发汗止痛;小白蒿味苦,性凉、钝、涩、燥,以通活血脉、祛燥黄水、活血化瘀、益肾壮腰等功效。
4临床运用
现将近10年来五味甘露药浴临床运用情况做简要总结。
4.1五味甘露药浴治疗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杨丹曾…运用五味甘露药浴并据病情适当配伍它药治疗慢性风湿性疾患74例,每日入浴2次,每次30~60分钟,其中风湿性关节炎38例,病程2~28年,疗程21天。结果:痊愈13例。占 34%;好转24例,占63%;无效1例,占3%;类风湿性关节炎 7例,痊愈2例,占28.8%;好转3例,占43%;无效2例,占 28.5%。德力格尔等采用五味甘露药浴结合内服药,并配伍它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0例,痊愈47例,占47%;好转 40例,占40%;症状减轻7例,占7%;无效6例,占6%。总有效率94%。哈森等用五味甘露药浴治疗30例风湿性关节炎,明显好转占40%;好转占50%;无效占3.3%。总有效率96.7%。巴图盂克应用五味甘露药浴,并据病情灵活配伍它药治疗黄水症632例,疗程为2l天,每日入浴2次,治疗结果:痊愈427例,占67.6%;好转175例,占27.7%;无效30例,占4.7%。总有效率95.3%。娜仁等观察五味甘露药浴作用,共201例,其中风湿性关节炎65例,治疗结果:痊愈 57例,占87.7%;好转5例,占7.7%;无效3例,占4.6%;类风湿性关节炎29例,治疗结果:痊愈4例,占82.7%;好转3例,占12.5%;无效2例,占6%。乌兰巴雅尔等采用五味甘露药浴结合火罐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共观察118例,痊愈102例,占86.4%;好转10例,占8.47%;无效6例,占5.08%。总有效率94.9%。吴扎木苏对五味甘露药浴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共358例,其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占 62,31%,治疗结果:关节痛好转占77.5%~93.75%;关节肿胀全消或减轻占99.4%~100%;关节运动好转100%;并对入浴前后类风湿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比较,显示IgG、lea、 IgM浴后均降低。由上述统计可知,五味甘露药浴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疗效。
4.2五味甘露药浴治疗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在牧区较为多见,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因而用五味甘露药浴治疗布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吴扎木苏用传统五味甘露药浴对102例布鲁氏杆菌病进行治疗,疗程为7~21天,每日2次,药浴温度为38℃一42℃,视病情每次入浴时间为15min、 20rain,30rain、60rain。102例病人中急性(3个月)4例,亚急性 (3—6月)3例,慢性(6月以上)95例。治疗结果:102例中痊愈5l例,占50%;好转42例,占42%;无效2例,占2%;加重 7例,占6.8%。从以上治疗结果可看出五味甘露药浴对慢性布病疗效显著,对亚急性疗效不确切,对急性者疗效差且有加重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入浴时间与疗效的相关分析,人浴7天者25例,痊愈10例,痊愈率10%;入浴14天者 50例,痊愈29例,痊愈率58%;入浴21天者27例,痊愈12例,痊愈率44.4%。药浴与免疫学的关系分析:入浴后布病患者局部反应减轻,血清凝聚反应的利用度降低,RBC及 WBC升高,淋巴细胞升高,显示机体免疫力的提高。 4.3五味甘露药浴治疗妇科病:娜仁等对五味甘露药浴的临床运用进行研究,共观察201例,其中妇科病33例,21天为1疗程,每日入浴30分钟,治疗结果:痊愈28例,占84. 8%;好转3例,占12.5%;无效2例,占6%。 4.4五味甘露药浴治疗皮肤病:杨氏用五味甘露药浴治疗慢性黄水症74例,其中皮肤病13例,1个疗程为21天,每日入浴2次,每次30—60分钟,根据病情可适当配伍它药。治疗结果:痊愈7例,占53.8%;好转5例,占38.5%;无效l例,占7.7%。娜氏对五味甘露药浴临床运用进行研究。共观察201例,其中皮肤病为45例,经配伍治疗结果:痊愈39例,占88%;好转5例,占10%;无效1例,占2.0%。此外,巴达拉夫等运用五昧甘露药浴治疗神经性皮炎,共观察治疗 11例,据病情配伍它药或结合内服外敷治疗,结果:疗程14~2l天,每天入浴1次,每次30一印分钟,总有效率100%。沙日太uo’等运用五味甘露药浴治疗牛皮癣亦获得较好疗效。
4.5五味甘露药浴治疗疑难杂症:德力格尔等运用五味甘露药浴治疗脉管炎,索柱等治疗肾虚寒症等均收到良好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