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藏医秘方的临床疗效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核心提示: 次仁卓玛(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内一科,西藏 拉萨 850000) 藏医藏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及各种疾病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和积累了很多医学常识,后来逐渐发展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藏医疗法
次仁卓玛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内一科,西藏 拉萨 850000)
藏医藏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及各种疾病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和积累了很多医学常识,后来逐渐发展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藏医疗法。特别是一些秘方在如今的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本人根据几年的临床实践将几种藏医秘方疗法简要介绍,以便共同认识和探讨。
l “桑门”热疗法
“桑门”分冷热两种疗法,临床上主要用热疗法。 “桑门”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脉管炎,藏医里称“冈班本病”,脉管炎是一个世界性疑难病,多发于男性,这种疾病最终造成远端组织的供血不足,导致坏死和凝血机制的改变造成血栓坏死,为此各医学界开发多种治疗方法及新药,但大多数只限于治标,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故藏医的这种治疗方法简单易用,同时有显著疗效并无副作用,是现阶段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制作方法为:洗净的藏萝卜削碎后装在干净的纱布里,把萝卜汁挤到药碗里用筷子充分摇匀,然后用筷子吹20下泡泡,再放一包“桑门”一起蒸15—10min,如果无苦味,颜色清亮,有甘甜味即可服用。藏萝卜有活血化瘀,增强血管弹性,消炎止痛等作用。
2 “火美”点穴疗法
“火美”点穴疗法是用于各种“隆病”的辅助治疗, “隆”里“索隆”、“心隆”为常见多发病,印象为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征,诊断为这类疾病的患者多无器质性疾病,多有胸椎1、6、7处及两个乳头连线中点,囟门处及其向上移四个横指处有很强的压痛点,我们就在这些压痛点上行“火美”点穴,这种治疗方法对安抚情绪、缓解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有非常神奇的疗效,这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在自己家里进行治疗。“火美”是将藏回香等两种藏药材碎后包在一个小纱布里,治疗时将其放在一个器皿里和酥油一起煮沸,然后用温热的“火美”给病人进行点穴疗法。
3 “甲青”涂泥疗法
“甲青”是一种外用药,汉译为“消肿能安散”,有消炎、消肿、干黄水等作用,主要用于痛风、关节炎、脉管炎等引起的肿痛。其制作方法是:取“甲青”药粉3两、面粉2两、苏达1两混匀,加热水或稍加热成膏状即可,加萝卜汁效果更佳,将这种做成的膏药涂在患处,温热要适中,以免烫伤影响继续治疗,第1次宜涂少许,观察有无红肿、出疹、瘙痒等阳性反应,若无不适,第2天起可以加大剂量均匀涂在患处,重者1日1次,稍轻者隔日1次,涂匀后在.太阳下待干,然后用绷带缠绕,等第2天取下绷带用温水擦洗即可。这种疗法在我们科室用得非常多也非常有效,制作方法又简单。有这种病症的患者,根据医嘱买几包“甲青”药粉可以在自己家进行治疗,当然结合内服药,必要时结合西医效果更好。
以上三种秘方在我科室临床中应用较多,由于其成分属纯天然,无副作用,效果明显,成本又低,一直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本人也深深体会到了藏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此建议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根据病情运用藏医特有的秘方,让广大患者药到病除,同时继承和发扬藏医学精髓,使之渊源流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