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壮医目诊”观察糖尿病30例总结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 朱红梅(广西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壮医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睛来判断整体及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并预测和诊断疾病的发生发展,给我们提供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我们采用
    朱红梅 (广西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壮医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睛来判断整体及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并预测和诊断疾病的发生发展,给我们提供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我们采用壮医民间的这种技法,并借助放大镜观察眼睛上的脉络的细微变化来诊断疾病,笔者自2005—2006年采用壮医目诊观察本病30例;本研究为我所“壮医目诊”的课题,诊断符合率达90%,现报告如下: l 一般资料 观察组30例全部来自我所门诊2005—2006年门诊病人及“壮医目诊”专科门诊患者。全部患者证实为“2型糖尿病”,排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15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并心血管病变5例,糖尿病并胃轻瘫2例,男18例,女12例;其中年龄最大80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2个月,对照组30例为常规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年龄在35~55岁之间,平均42岁。有眼科疾病影响观察眼征的人员不作为观察对象。 2 临床观察与方法 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在糖尿病过程中,眼睛可发生典型变化,对本症诊断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糖尿病眼征:①白眼上常有小红点出现;这是毛细血管末端扩张的结果。②双眼虹膜卷缩轮有典型念珠刻痕,状如蔷薇疹。如下图: 糖尿病诊断标准:人选病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糖尿病标准。 目诊方法:被观察者取安静坐位,眼睛向上望。观察人员坐患者对面,将患者眼睑翻开,借助6—10倍放大镜及45—60W光源(也可用一支小电筒),或眼科裂隙灯显微镜,观测患者糖尿病白睛、巩膜卷缩轮的变化;发现阳性指征即做好记录。 盲法观察:先计算其他观察人员与发明者相互之间对眼征辨识的一致率较高的人员参加目 诊,并且被观察对象的疾病诊断与目诊在相互不知道对方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尽量保证被研究对象的自身不向检查人员透露有关信息。 从表1看出,观察组阳性眼征出现达90%,大大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小于O.01,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糖尿病患者眼征的出现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4 讨论 目为五脏六腑之缩影广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充分认识到目虽为局部器官,但与全身,特别是与五脏六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曰: “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目诊,首见于《内经》之中,它不仅详细阐述了目与脏腑、经络、气、血、精、神的关系等基本理论,还通过观察眼神,眼的色泽、形态等方面的各种变化的诊断疾病13,重视目诊为壮医重要的诊断特色之一,在内科运用较多,壮医目诊专科已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点民族医药专科之一。壮医对眼睛极为看重,认为眼睛是天地赋予人体的窗口,是光明的使者,是天地人三气的精华之所在,人体三道两路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目得天地人三气之养而能视。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目能包含一切,洞察一切;在病理 状态下,目也能反映百病。即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观察目的变化诊断出来。 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患者两眼在短期内发生显著的屈光不正,表现为远视、近视、散光、眼睑黄色瘤,位于眼睑结膜内侧,两边往往对称,呈黄色斑状隆起,也有上睑下垂。这对诊断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运用“壮医目诊”诊断糖尿病30例,诊断符合率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使壮医目诊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验证,根据壮医经验的总结及初步的研究观察证明,人体不同组织、不同器官,不同部位的病变,都可以在眼的白睛(巩膜)上有特定的信号反映区;而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疾病,在反映区上也可以有不同的异变信号,同时根据眼睛上异变信号的变化还可以判断疾病的新旧轻重,该诊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