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布旦教授治疗慢性气管炎180例临床经验总结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核心提示: 虎玉成(甘肃省藏医药研究院,甘肃 合作 747000) 图布旦是现今甘肃省唯一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名老藏医专家,他从医6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藏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独到见解,笔者跟师学习12年。现将图
虎玉成
(甘肃省藏医药研究院,甘肃 合作 747000)
图布旦是现今甘肃省唯一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名老藏医专家,他从医6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藏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独到见解,笔者跟师学习12年。现将图教授治疗慢性气管炎180例患者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l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80例中,男101例,女79例;年龄小于30岁8例,31~55岁63例,56岁以上者109例;藏族69例,回族64例,汉族47例。
病程3—10年者135例,10年以上者45例,本组病例大多有吸烟史。
1.2 病例选择
180例均经详问病史,全面体检,X线检查,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后确诊。180例中慢性气管炎121例;合并肺气肿25例;肺心病18例;支气管哮喘16例。
2藏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2.1 培根型118例
症见咳嗽、喘足、痰白粘腻而多、咯吐不利、胃纳不佳、胸腹胀满、四肢无力、舌苔白浊或白腻、脉细滑。
2.2 赤巴型25例
症见咳嗽,甚则喘足痰黄稠难咯出、口干苦、头痛、胸闷不适、舌苔黄厚、脉滑而快。
2.3 隆型37型
症见咳嗽、喘促、心悸气短、痰稀而少、上腹胀满、食欲不振、不欲饮水、全身轻度浮肿、舌苔淡红。
治疗:本组病例均用“十一味慢支散”每日2次,每次1g,11天为1疗程,“培根型”加用“日格尔”日1次,每次4粒(每粒0.4g)。 “赤巴型”加用“佐吾杰巴”散剂1.5g,日1次。“隆型”加用“阿嘎尔交娥”2粒(每粒1g),日1次(以上药品全部由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医药研究院制剂室生产)。
3疗效与结果
3.1 服药后起效时间
最短2天,最长11天。服药1疗程18例,10%,2疗程65例,36.1%;3疗程74例,41.1%;超过3疗程者23例,12.8%。我们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汉族和回族病员的疗效较藏族病员好;外地病员的疗效较本地病员好。
3.2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X线、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者。
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或全部消失,其中咳、喘两证中其中最少1项消失者,X线、实验室检查基本或大部分恢复正常者。
有效:临床症状改变,有轻度的咳或喘者,X线、实验室检查部分恢复正常者。
无效:服药超过2—3疗程,症状无改善者。
4 病案介绍
例1,冯某,男,62岁,汉,干部,甘肃张掖人,反复咳嗽、咯痰、气促15年余,症状加重1周,于1991年6月2日就诊,患者15年前起,咳嗽、咯痰,治疗后好转。而感冒后咳嗽发作,7年前因咳嗽加剧,兼见气促,住进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经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近年来冬春季节频繁发作。一周前由于感冒再加劳累,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痰多难出,西药治疗,退热但咳嗽不止而来就诊。检查:面色紫暗,唇舌俱暗红,苔微黄浊,脉细滑,咳嗽,咳声重浊,气促,痰不利,懒言,胃纳差,尿黄。呼吸30次/分,心率105次/分,双肺布满干性罗音,胸片: (1)慢性气管炎(2)肺气肿(3)肺心病。藏医辨证为“培、龙”性肺病, “唐布”病。治则:化培根,通龙行;治法以“十一味慢支散”,日2次1.5g,加用阿格交娥日1次,每次2粒(每粒1g),服用1疗程后,咳嗽减轻,喘促明显好转,痰利而仍黄多,按前面方法继续治疗1疗程后,面色明显改善,唇舌正常,症状全部改善,无不适感,呼吸23次/分,心率80次,双肺有轻度干性罗音,胸片: (1)肺气肿;(2)肺心病;较前明显减轻。继续服用“十一味慢支散”日2次,每次1.5g,加强疗效。
例2,谢某,男,30岁,汉,甘肃临夏某建筑公司工程师。2003年6月16日就诊,患者3年前因感冒、咳嗽后出现哮喘现象,由于当时工作紧张,只口服咳嗽药后了事,而后每次感冒受凉则发作;冬春季节发作较频。l周前因感冒出现发热,畏寒无汗,呼吸困难,咳嗽,痰少,胃部不适,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来我院求治。体查:面色苍白,呼吸促,32次/分,精神差,重病面色,双肺呼吸音粗,布满干性罗音,心率106次/分,律齐,舌苔淡白,脉细快,肺心脉弱而沉,藏医诊断为“培根型”肺病,化培根,润肺腑,以“十一味慢支散”治疗,加服“日格尔”,连服1周后退热咳喘缓解,但汗多、咳嗽、痰多不利。再用“十一味慢支散”的同时, “日格尔”改用“邦锦交娥”,日2次每次2粒(每粒0.7g),1周后,喘气、汗止,痰利而白色,双肺干性罗音消失。继续服用“十一味慢支散”3个月以加强疗效,至今无复发。
例3,胡某,女,58岁,藏族,营业员,反复咳嗽10年余,伴喘促5年余,冬春季加重;1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2周前症状加重,中西药治疗不佳,于2002年12月25日前来我院就诊,自述2周前因感冒、咳嗽加剧,怕冷无汗,胃部不适,大便稀烂,尿少,面色发白,双肺可闻散在性干湿罗音,双下肢浮肿。舌暗红,苔微黄,脉细快。诊为“培根档乃罗龙”病;治则:平“培赤”、宣“罗龙”、化痰平喘, “十一味慢支散”日2次,加服“达里吉周”日2次,每次2粒(每粒1g),服用1疗程,汗出,痰利而多,喘稍减,尿量增加,浮肿稍轻,但出现心悸、气短、睡差,加服“阿格交娥”,日1次每次2丸(每丸1g),2周后,水肿消退,喘明显减轻,双肺罗音明显减少,但仍有轻度咳嗽,痰多易咯出,继续用“十一味慢支散”日3次,每次1.5g,阿格交娥日1次,每次2丸,两疗程后,痰少,咳嗽、喘促逐渐消失,再继续服药2月加强疗效。
5 体会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属藏医学的肺“唐布”病和“肺浮肿”病范畴。藏医理论“三因”学中,生理性属肺之交根,“三因”平衡紊乱导致疾病因素后,培根源盛或衰竭所致的肺系统疾病属培根性肺(可分寒热两大类)病,气管炎病和慢性气管炎属本病的范畴。主要有咳、咯痰不利,痰呈泡沫状等多种临床表现,多以中老年患者较多,一般藏医治疗以润肺、平喘、止咳为主,而图布旦教授认为: “培根”之肺交根;“上行龙”肺通道;化“培根”,打通“上行龙”主通道是治疗肺“唐布”和“肺浮肿”病的有效方案,所以图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研制出了具有化“培根”,打通“上行龙”通道的“十一味慢支散”。临床实践多年,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