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50例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核心提示:内蒙古阿拉善盟蒙医医院(750306) 苏雅拉其其格奇-布日玛 颈性眩晕蒙医称为“头颈部赫依胡应额布庆”,近年来笔者以蒙医放血火罐疗法外治、内服蒙药,适当配合按摩术的综合方法进行施治50例,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报告如下
内蒙古阿拉善盟蒙医医院(750306) 苏雅拉其其格奇-布日玛
颈性眩晕蒙医称为“头颈部赫依胡应额布庆”,近年来笔者以蒙医放血火罐疗法外治、内服蒙药,适当配合按摩术的综合方法进行施治50例,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报告如下。
l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0 -75岁;病程1—30年。
1.2临床诊断:颈性眩晕其表现为一过性、发作性眩晕,常于变换颈部体位、后仰旋转时诱发,伴有颈部不适、恶心、呕吐、行走不稳甚则摔倒,或耳鸣、视物疲劳、严重时忧郁焦虑、精力不集中。检查:颈肌不同程度紧张,颈椎曲度不同程度变直,棘突序列不齐,后伸或转颈实验(+),x片可见颈椎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2治疗方法
2.1放血拔罐治疗:先准备蒙医放血、刺血器11号手术刀片l~3个(常规消毒备用),1~4号火罐3个(消毒备用),常规消毒酒精棉球1瓶,创可贴3—6片,火柴1盒,溶污器1个,火罐用纸片。操作规程:病人端坐,取双侧希纳穴、赫依,穴进行常规消毒,用刺血器逐个弹刺各穴,每个穴位连刺3下,深度不宜超过3mm,弹刺出血(2~5m1)后对穴位进行拔火罐,5~10分钟后取罐,并将火罐吸出之瘀血、黄水用消毒棉球擦干净,贴上创可贴即可。间隔7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施治前医生须将指甲剪短,并用75%酒精消毒两手;治疗室要保持一定温度,防止患者受风着凉;术中、术后严把消毒灭菌关,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严防火罐时烫伤患者;术后3日内白天不能睡觉,治疗期间谨防劳累、风 寒、受潮。
2.2内服蒙药并配合适当按摩:每日早晨白开水冲服尼木尔图·胡吉古尼格3g,中午饭后白开水冲服尼木尔图·高吉拉古瓦3g,晚饭后白开水冲服胡吉古·古日巴,萨木普勒·诺日布3g服药21天为1个疗程,第1疗程前14天配合颈肩及全身按摩,服药2个疗程观察结果。
3疗效观察
3.1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各种症状、体征消失,能胜任日常工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阳性体征减轻;好转: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偶而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3.2治疗结果:经综合治疗,治愈43例,治愈率86%,显效7例,总有效率100%。多数患者在治疗第1疗程后有显著效果,为巩固疗效应继续服药2个疗程,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
4讨论
颈性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蒙医认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赫依、其苏”运行衰弱,人体“七要索”减少,则人体退变。“赫依”主筋骨不利,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颈部筋骨也有此演变规律。风寒湿也易于在颈部聚袭,痹阻“赫依、其苏”运行,引起头晕、恶心、酸痛麻木等症。蒙医放血火罐疗法是刺血、放血、火罐融为一体的特色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放血祛瘀,使局部皮肤软组织产生良性的机械温热等综合作用,而起到了疏通经络,流畅血行,祛除瘀滞,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再配以补肾清肝、活血化瘀,疏通白脉,增强脑循环,调理阴阳的蒙成药和适当的调理复位手法按摩治疗和枕颈部肌肉放松,调整关节咬合,对有棘突偏歪者行旋转复位,则恢复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少了病理性刺激。局部与全身并举,内外合治,标本兼治,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